青心豫你山河行 |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历史寻根、文化传承中感悟中原巨变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暑假期间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以社会大课堂铸魂育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念,在知行合一中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活动同步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青心豫你山河行”话题讨论,鼓励全省青年学子通过“我行、我学、我讲、我拍”等方式近距离品味历史文化、领略科技力量,感受社会发展,畅想时代未来。

  今天,一起来看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暑期实践活动。

生动实践

  7月15日至20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实践+”育人工程辅导员工作室组建三支特色实践团队,30名师生分赴安阳、洛阳等地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历史寻根+公益服务+文化传承”三维联动,以青春之力书写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历史寻根:触摸文明脉搏,解码华夏基因

  “图说烽火·青春五维”爱国行实践团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课堂,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们通过青铜器、绿松石龙形器等文物,系统梳理华夏文明起源脉络。为让历史“活起来”,成员们创新设计“文物故事我来讲”互动环节,向游客讲述“最早的中国”故事,吸引数百名观众驻足聆听。

  公益赋能:点亮特殊童年,传递教育温度

  7月20日,“图说童心·博爱无疆”特殊儿童成长护航团走进安阳市殷都区博爱特殊教育学校,以“实践赋能,爱润童心”为主题开展公益行动。针对特殊儿童认知特点,实践团成员们精心设计分层教学:在汉字课堂上,通过手势舞和立体卡片,帮助听障儿童理解“日”“月”等象形字;套圈游戏中,成员们与自闭症儿童组队协作,用击掌庆祝突破社交障碍;心灵陪伴环节,成员们收到了儿童用彩笔描绘的“我自己的心中画像”的礼物。成员们还发放50份调研问卷,形成《特殊儿童教育支持体系优化建议》,为后续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

  非遗焕新:跑帷子舞动青春,科技赋能传承

  在安阳市汤阴县,“图说帷韵·文脉共生”中华文脉守护队聚焦国家级非遗跑帷子,展开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创意碰撞。实践团成员们跟随传承人侯俊深入西隆化传习所,从清代服饰上的云纹密码到阵形变换的军事智慧,系统解密这项千年技艺的文化基因。实践中,成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在35℃高温下反复练习“龙摆尾”“蛇蜕皮”等阵形,汗水浸透帷旗仍坚持完成整场表演。

  实践团成员们在知行合一中书写使命担当,完成了一份精彩的青春答卷。三支团队的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3000人次。此次实践虽已结束,但实践团成员们的故事仍在延续——“图说烽火·青春五维”爱国行实践团计划制作《二里头文明解码》系列短视频;“图说童心·博爱无疆”特殊儿童成长护航团与特殊学校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图说帷韵·文脉共生”中华文脉守护队正筹备非遗创新大赛。这场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青春的远行,更是一曲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奋进之歌。

行有所获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 任强强

  这场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是青年学子与中原大地的深度对话,更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从博物馆中触摸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到特殊学校里用爱心点亮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再到非遗传承中以青春智慧激活千年技艺,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温度,更在真实场景中深刻领悟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更是文化的传承、民生的温度与青年责任的担当。

  这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让理论照进现实,让情怀落地生根。同学们在文物前驻足沉思,在儿童身边蹲下倾听,在非遗阵形中挥洒汗水,这些瞬间汇聚成青春最美的模样——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欣慰:当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当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这便是新时代育人工程最生动的注脚。未来,我们将继续搭建这样的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在行走中成长,在奉献中绽放,用青春的热血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担当。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 徐嘉贝

  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展厅里,灯光轻柔地洒在古老的文物上,那一刻,时光仿佛回溯千年。我轻轻触碰着陶片上的纹路,指尖传来的粗糙质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先民们劳作时的呼喊、欢笑,他们的生活、梦想,都透过这小小的陶片,跨越时空,与我紧紧相连。

  在此次暑假大思政实践活动中的“文物故事我来讲”环节,当我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看到游客们专注的神情、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深知,这些沉睡千年的文物,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活”了过来。

  这次实践,不仅让我系统梳理了华夏文明的起源脉络,更让我明白,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充满温度的存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守护这份文明,让它在岁月长河中继续闪耀。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责任,继续前行,让更多人听见历史的声音。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 亢烁宇

  7月20日,我跟随“图说童心·博爱无疆”特殊儿童成长护航团走进安阳市殷都区博爱特殊教育学校,那一刻,我深知一场充满爱与责任的旅程即将开启。

  在汉字课堂上,看着听障儿童们跟着手势舞,用澄澈的眼睛专注地理解时,我内心满是感动;套圈游戏里,自闭症儿童从最初的抗拒到勇敢地和我击掌庆祝,那清脆的击掌声,如同希望的号角,让我看到了他们突破社交障碍的勇气;心灵陪伴环节,儿童用彩笔描绘的“心中的自己”,虽稚嫩却充满力量,那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让我无比动容。

  这次暑期大思政实践行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的不易与伟大。未来,我愿化作一束微光,持续为这些特殊孩子照亮前行的路,用爱与陪伴,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 张宇康

  在安阳市汤阴县,聚焦跑帷子非遗,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

  跟随跑帷子非遗传承人侯俊老师深入传习所,我仿佛穿越千年,从清代服饰的云纹里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在阵形变换中领略到古人的军事智慧。35℃高温下,身着传统服饰反复练习“龙摆尾”等阵形,汗水湿透帷旗,身体虽疲惫不堪,但内心却无比充实,因为每一次挥动帷旗,都是对千年技艺的致敬与传承。

  活动尾声,我结合电商专业优势,策划推出“帷子纹样”系列文创。当听到侯俊老师称赞我们的创意让跑帷子走向更大舞台时,我满是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我将继续用青春和智慧,守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跑帷子的旋律永远奏响。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足迹,行走中原大地,厚植爱国情怀,践行初心使命,激发蓬勃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