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豫你山河行 | 河南警察学院学子以藏蓝担当在暑期行走中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暑假期间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以社会大课堂铸魂育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念,在知行合一中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活动同步在新浪微博平台开展“青心豫你山河行”话题讨论,鼓励全省青年学子通过“我行、我学、我讲、我拍”等方式近距离品味历史文化、领略科技力量,感受社会发展,畅想时代未来。

  今天,和我们一起来看河南警察学院师生的暑期实践活动。

生动实践

  河南警察学院团委和侦查系团总支精心组建“四进三融 霞映中原”长霞精神薪火实践团,投身“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团队以“忠诚为民、英勇无畏”的长霞精神为旗帜,追寻领袖足迹,行走中原大地,锚定“两高四着力”战略目标,聚焦“高效能治理”时代命题,构建“固定阵地深耕、实践阵地锤炼、网络阵地赋能、文化阵地铸魂”四维联动机制,把行走的思政课堂搬到街面巷口、把实践的论文写在办案一线、把为民的服务做到群众心坎,在基层实践中体悟中原巨变、淬炼过硬本领、砥砺忠诚警魂,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精神传承+专业实战+数智赋能”一体推进,切实把“长霞精神”转化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青春动能,以藏蓝担当感恩奋进,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警院力量。

从警营到红色阵地:

长霞精神宣讲的“中原足迹”

  “四进三融 霞映中原”长霞精神薪火实践团循着中原大地的发展脉搏,一路行走、一路宣讲、一路实干,把“行走的思政课”从警营开到红色场馆,把课堂设在巨变一线,让忠诚与奉献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7月16日,在开封市禹王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团队成员李玥潭以“弘扬长霞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从任长霞“扫黑利剑”“暖心局长”的鲜活故事切入,再现这位英雄局长扎根基层、惩恶扬善、护佑民生的铁血柔情,深刻阐释“忠诚、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并发出“以长霞精神践行‘两高四着力’”的青春号召。

  7月20日,同一主题微宣讲在济源市北海分局接续进行。成员常斓琪把长霞精神与“高效能治理”的时代命题精准对接:“高效能不仅是速度,更是温度;不仅是打击犯罪,更是预防在前。”民警李开封在笔记本上写下滚烫誓言:“把长霞精神转化为数据研判的精度、巡逻防控的密度、服务群众的温度,就是我们对高效能治理的最好回答。”

  7月26日,郑州小分队奔赴郑州中原英烈纪念馆,把课堂搬到红色阵地。团队成员郭昊哲以7分钟微宣讲,用质朴语言还原任长霞“忠诚为民、英勇无畏”的先进事迹,结合馆内图文史料再现任长霞扫黑除恶、为民请命的鲜活故事,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信仰直抵观众心底。

青春“枫桥”暖中原:

街头巷尾的民生治理实践

  “四进三融 霞映中原”长霞精神薪火实践团把课堂搬到街头巷尾,8分钟快调西瓜摊纠纷,让路口重新升腾烟火气;30秒嵌入反诈“黄金窗口”,把群众等待的空白格填成安全盾牌。从执法到普法,从纠纷到防范,他们用青春版“枫桥经验”把社会治理的精度、民生服务的温度写进中原大地的日常。

“8分钟”街面和解

  7月19日,实践团在警务站跟随民警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巡逻至交叉口时,发现一流动西瓜摊前因价格争议引发激烈争吵,交通瞬间拥堵。团队成员在民警带领下启动“快调快处”机制,先设置警戒带疏导车流,再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释法明理,仅用8分钟促成双方握手言和。摊主主动抹去零头、顾客帮忙重新码放西瓜,路口迅速恢复通畅。围观群众纷纷点赞:“预备警官有温度。”

  此次微纠纷处置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写进了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用青春版的“枫桥经验”诠释了执法为民的温度,拉近了警民距离,让学子们在街头巷尾的实践中感知社会治理的温度与民生服务的温暖。

“黄金30秒”反诈

  7月22日,在济源市北海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团队成员化身“反诈轻骑兵”,他们递出的不仅是一张张彩页,更是一把把量身定制的“防骗小盾”。彩页上,二维码秒链“济源反诈”小程序,图解展板拆解高发骗局,“冒充客服”“刷单返利”等套路瞬间现形。

  实践团把反诈宣传嵌入群众办事的“黄金30秒”,把群众等待的“空白格”填成民生服务的“精准格”,用一张张彩页、一块块展板,把社会治理的温度传递到指尖、心间,也让“全民反诈”在中原大地有了最接地气、最聚人气的青春注脚。

治理课堂搬进校园:

百余名学生沉浸式体验“生命教育”

  实践团围绕“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主线,开展“行走中原·青春护航”安全课堂,在新乡市长垣市宏力学校将防溺水、心肺复苏、防校园欺凌三大模块打包成沉浸式课程,百余名学生迎来一场“生命教育”的“盛宴”。

防溺水:警示片+情景演练

  团队成员用本地方言“拉家常”,把近三年周边水域溺亡案例和数据剪成3分钟警示片,现场情景演练“同伴落水怎么办”——先呼救、再抛漂浮物、后用救生杆“伸—抛—划”,当地学生们边演边背“不盲目下水、不手拉手救人”口诀。

心肺复苏:模拟人搬到教室

  实践团成员化身“安全导师”,把模拟人搬进教室,结合基层常见急救案例拆解CPR动作要领。当地学生们轮流上台实操,“导师”手把手纠正手势、角度,让他们在节拍器“嘀嗒”声中感受生命脉动。“第一次‘救人’,手心全是汗,但学会了就不怕。”六年级学生刘子涵说。

防校园欺凌:角色互换+“护身卡”

  实践团成员创新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推演”模式,欺凌者、受害者、旁观者轮番登台,情绪体验瞬间拉满。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被拆解成“报告、留证、求助”三张“护身卡”,当地学生们揣进口袋随时可用。

  河南警察学院“四进三融 霞映中原”长霞精神薪火实践团的这次行走中原之旅,是学院深化“铸魂砺剑 藏蓝实践”育人模式的鲜活样本,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大思政课”。从精神宣讲的薪火相传到街头巷尾的温情调解,从全民反诈的精准盾牌到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警院学子们行走中原大地,以实际行动赓续长霞精神血脉,践行“两高四着力”要求。他们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用慧眼排查风险隐患,用专业守护公平正义,用真情化解急难愁盼,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感受时代巨变,将每一次巡逻踏勘、每一次调解执法、每一次为民服务都打磨成守护平安的“微光”。这束束微光,汇聚成服务河南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保障高品质民生的青春力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预备警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硬核担当与为民情怀,奋力书写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藏蓝青春篇章,为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足迹,行走中原大地,厚植爱国情怀,践行初心使命,激发蓬勃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