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关于“爱”的双向奔赴,这是一场“师生”之间的温情陪伴,这也是一段乡村孩子们彩虹般童年的铭心记忆。随着“彩虹童年”支教团豆村小学汇报演出的完美落幕,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彩虹童年”乡村振兴支教团在豆村小学为期12天的支教任务画上句号。7月7日—18日,“彩虹童年”支教团以“五育融合”为核心,通过创新课程、特色活动,为伊川县白沙镇豆村小学90余名小学生送上了一场知识与美育的盛宴。
跨越百里,青春筑梦启程
7月7日上午,由电气工程学院共产党员先锋队带队的支教团从学校出发,他们携带教学物资、文体器材及自主研发的“彩虹课程包”正式出征伊川。出征仪式上,学生和教师代表先后发言,学院领导为支教团队员佩戴团徽徽章并授旗。队员们身着统一队服,手持“彩虹童年”旗帜,在晨光中踏上征程。
五育并举,创新赋能成长
支教期间,团队围绕“德智体美劳”设计课程体系,开发18门特色课程。德育方面,开设红歌传唱、红色故事学习、红领巾代表发言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广大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智育方面,推出“智力盲盒”实验课,举办“水火箭”“趣味魔方”活动;体育方面,组建篮球、羽毛球社团,每日开展“阳光体育1小时”,举办“阳光体育节”趣味运动会;美育方面,开设手工DIY课程、美术课,激发空间想象力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耐心与专注力;劳育方面,开辟校园“责任区”,带领学生打扫校园,体验劳动价值。
多元实践,点亮童年梦想
支教团队携手学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开展心理游园会,搭建“心灵信箱”聆听驿站,鼓励孩子写下烦恼投入信箱,让隐秘心事得到温柔回应。针对回信中“如何克服自卑”“父母不在身边怎么办”等问题开展团体辅导;通过心理小游戏来缓解焦虑,释放压力。联合学校公共教学部开展英语沉浸式教学活动,通过互动游戏、情景对话引导孩子们感受英语的魅力。举办“非遗进校园”工作坊。推出剪纸以及戏剧脸谱的绘制、漆扇的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文化情缘。举办“普话小课堂”普通话推广活动,以“玩中学、学中用”为理念,通过朗诵比赛、趣味绕口令挑战、相声小品表演、经典儿歌传唱等创意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掌握发音技巧,感受语言之美。
童心绽放,见证支教成果
7月17日晚7时,支教团队与小学生登上舞台,以一场充满欢笑与泪水的汇报演出,为豆村父老乡亲送上一场家门口的“文艺汇演”。汇报演出共设12个节目,涵盖歌曲、舞蹈、小品、朗诵等形式。舞蹈《兔子舞》拉开序幕,小品《陌生人》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同时提醒了孩子们“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少年中国说》将全场气氛推到了高潮。“让所有的孩子们都登台参与是我们本场演出的原则。”带队党员教师程士钊对观演的白沙镇领导郝炳磊说,引得现场观众频频点赞。
“彩虹童年”支教团如同奔跑的彩虹,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无尽的光芒。他们不仅为豆村小学的孩子们传递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支教活动也受到了伊川县政府的高度评价。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将按照学校校地帮扶工作要求,扛起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责任,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