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手机版

党建引领践初心 实践育人谱新篇 ——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实践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25-07-14 11:59:28.0

  近日,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捷报频传: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参与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支部教师孔森指导的“同心源”实践团深入淅川县开展的移民记忆工程获当地政府高度评价......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正是该支部创新打造“凝光1234”实践育人大课堂的生动写照。

党建引领践初心 实践育人谱新篇 ——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实践成果丰硕

  红色领航: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7月初,由8名学生组成的“红色领航 向阳筑梦”推普团队奔赴罗山县何家冲村,开展为期7天的推普实践活动。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现在孩子上学都说普通话,但和老人们交流还得用方言。”在入户调研中,村民李大姐的一番话道出了乡村语言生态的现实。为此,团队创新采用“红色教育+普通话推广”双线模式:在何氏祠前朗诵《红色信仰》,吸引村民参与普通话互动;为银龄老人开设“智能手机课堂”,教会他们用语音转文字功能学习普通话;联合当地小学开展“成语接龙”“非遗漆扇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提升语言能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普通话推广就是为乡村注入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团队成员李泉这样说,该实践项目已入选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志愿服务团队名单。

党建引领践初心 实践育人谱新篇 ——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实践成果丰硕

  数智赋能:留存移民乡愁记忆

  6月25日至7月1日,支部师生组建的“同心源”社会实践团深入南阳市淅川县移民新村,开展“和源永续”移民记忆工程。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走访50余户家庭,记录移民生活变迁;建立村级电子档案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拍摄《南水北调精神》微课视频,讲述建设者的奉献故事。

  在荒草丛生的移民旧址前,移民代表李士军抚摸着斑驳的墙垣动情地说:“这些年轻人用新技术帮我们留住了乡愁。”团队还开展“护水净滩”行动、家电义诊等服务,让移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科技的温度。七天时间里,团队行程1200多公里,用青春力量续写着新时代的奉献篇章。

党建引领践初心 实践育人谱新篇 ——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实践成果丰硕

  创新实践:育人成果竞相涌现

  这些实践项目源自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精心构建的“凝光1234”育人大课堂。该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聚焦思想引领、乡村振兴、专业应用三大方向,实现学生能力全面提升。

  近三年,支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乡村实践活动,提升育人能力。领航青年宣讲队走遍安阳、洛阳等地,开展红旗渠精神宣讲20余场;“青年助振兴”团队为大别山儿童开设书法课堂,在笔墨间传递红色文化;学生党员许超、姚珊等在柏庄镇运用专业所学,帮助农户直播销售服装,2小时达成120单交易...... “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我们真正读懂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含义。”“蔬香市佳”项目负责人、支部积极分子张凇瀚深有感触地说。该项目2024年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

党建引领践初心 实践育人谱新篇 ——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暑期实践成果丰硕

  深耕服务:党建育人润物无声

  支部将实践育人延伸至校园“最后一公里”。设立“暖心驿站”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组建“朋辈辅导队”开展学业帮扶;打造“文心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这个夏天,文心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师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诠释青春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新时代高校党建与育人融合的精彩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