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学工党支部依托专业特色与二十里河社区结对共建,组建“爱语推普筑梦青春”党员志愿服务队,聚焦社区留守儿童、困境青少年等群体的语言提升与成长关爱需求,将普通话推广与党建实践深度融合。6 月 28 日至 29 日,在学工党支部书记蒋吉优、团总支书记周俊丽及党员教师刘鹏的带领下,实践团赴信阳市二十里河前楼社区开展“党建 + 推普”专项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党建赋能课堂 推普浸润童心
语言与传媒学院学工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党员师生结合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优势,为社区儿童量身打造“政策宣讲 + 能力提升 + 趣味实践”的立体化推普课程体系,让红色基因与语言魅力同频共振。
6月28日上午,志愿者张智博、张乐以“普通话推广政策与国家发展”为主题开展宣讲,结合生动案例解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重要意义,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说好普通话”是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随后的“趣味自我介绍”环节,志愿者李家宣、张乐带头示范,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分享成长故事,在互动中筑牢“讲好普通话”的意识。
当日下午,朱雪晴、李家宣等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展“推普趣味嘉年华”。《四和十》《白石塔》绕口令比赛中,孩子们争相展示流利发音;“声韵母萝卜蹲” 游戏将拼音知识转化为互动挑战,声母 “b”“p”、韵母 “ang”“eng” 等在欢笑中被牢牢掌握,党建课堂的严肃性与育人的生动性实现有机统一。
红色元素融入 实践传递温情
6月29日的活动聚焦“语言之美浸润心灵”,志愿者们将红色教育、家国情怀融入推普实践,让活动更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上午,李家宣、朱雪晴带领孩子们朗诵《我希望》《彩色的中国》等诗歌,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孩子们感受着“我爱你中国”的真挚情感;倪颖颖、景琪斌等设计的 “跳格子发音练习”户外游戏,将“zh、ch、sh”等易混淆声母化作格子里的“通关密码”,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强化发音,欢声笑语里满是成长的喜悦。
下午的《熊出没》配音课成为“爆款环节”。倪颖颖、朱雪晴等志愿者先引导孩子们理解角色对话中的情感表达,再逐字纠正发音,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演绎 “保护森林、爱护家园” 的剧情。当稚嫩却清晰的普通话与动画角色碰撞,不仅提升了语言表现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环保理念与责任意识。
践行初心使命 党建引领成长
此次“党建 + 推普”实践活动,是语言与传媒学院学工党支部深化“党建 + 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帮助社区儿童提升了普通话水平,更让党员师生在服务群众中锤炼了党性修养 —— 参与活动的入党积极分子张智博表示:“在教孩子们说好普通话的过程中,我更深刻理解了‘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青年党员,我们有责任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组织更多党员师生走进社区、深入乡村,将推普服务与红色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响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贡献党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