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全省各高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线观看,大家深入学习,热烈讨论。
一起来看思政课教师们的感悟和收获。
河南警察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吴小娜
3月28日,我观看学习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此次集体备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公安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应服务公安教育,突出公安特色,聚焦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新需求。公安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形势与政策课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应深入贯彻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筑牢思想根基;立足公安特色,深化内容融合,打造“公安+”专题模块;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彰显公安特色;以行动践行担当,直面挑战,回应学生关切,践行育人使命。
形势与政策课既是传递知识的讲台,更是铸魂育警的阵地。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将这门课讲出“公安味”、讲出“时代感”,为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贡献力量。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王玉玺
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本次集体备课不仅是学习充电的契机,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炼。备课聚焦“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两大专题,两位主讲教师以鲜活的案例、透彻的学理和生动的语言,为如何讲深课程内容提供了“金钥匙”。
我深刻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不仅是传递知识的窗口,更是培根铸魂的阵地。专家强调的“用新闻说话”让我豁然开朗,AI软件冲击下的产业变革,诠释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
作为青年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既做理论深耕的“挖井人”,更做贴近时代的“翻译者”,让思政课成为学生感知中国脉搏、坚定文化自信的桥梁。思政课需要“顶天立地”——既要紧跟中央精神,又要贴近学生认知。未来,我将以“问题链”设计激活课堂互动,用“身边事”串联政策逻辑,避免照本宣科;同时主动拥抱数字化工具,将短视频、可视化数据融入教学,让课堂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
开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助教李梦星
观看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第二次集体备课,于我而言是极为珍贵的学习契机。集体备课上,说课教师们的分享精彩纷呈,专家们的点评深入透彻。
两位教师分别对“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两个专题展开教学,条理明晰、内容充实,案例与理论相得益彰,既助力学生搭建知识大厦,又锤炼其理论运用能力,给我的教学树立了标杆。
专家们则从教学多方面深度剖析,给出专业指引。着重强调凸显学生主体,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推动学生从被动迈向主动,培育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还提醒思政课教师紧跟社会热点,依学生思想、需求及时更新内容,提升教学实效。
展望今后教学,我将以此集体备课为新起点,汲取宝贵经验,精进教学水平。一方面深耕教学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战略、社会热点巧妙融入课堂,帮学生看清形势;另一方面大胆创新教法,以学生为本,激发兴趣与主动性,培育独立思考能力与时代担当,力促学生成长为民族复兴栋梁。
永城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侯璀璨
非常有幸观看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第二次集体备课,两位教师分别就“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两个专题进行了教学展示,让我对中国经济的稳健前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认识到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观摩这次精彩的集体备课,我认识到,日常要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合信息技术打造立体化课堂,增强课程吸引力与感染力;潜心研读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透彻学理回应学生困惑,用真理力量铸魂育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于晓如
此次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丰。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在加强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如何有效帮助大学生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位思政课教师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这就要求我们要聚焦当前党和国家的热点,注重时效性。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魂,在日常备课中要以热点事件为抓手,讲好时与势的辩证关系;讲清当前突出的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国家时局、社会全貌。在后续的备课学习中,我将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对数据、案例的收集,立足现实用数据说话、政策明理,不断拓展贴合实际,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师赛子龙
参与此次集体备课,我收获满满,很受启发。两位主讲教师围绕专题的说课,从学情到教法、案例,全面且深入,尽显教学智慧与创新,让我看到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无限可能。专家精准点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形势与政策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引导学生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上好这门课,教师自身要先真信马克思主义,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新思想,筑牢信仰根基,加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
在教学中,要创新方法,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需求,让抽象理论变得鲜活易懂,助力学生真学、真懂;更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实现真用。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我会紧跟时代,融入鲜活案例,讲准讲透新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坚定“四个自信”,为培育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专业力量。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教师刘梦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我收获颇丰。活动中,主讲教师深入钻研学情,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形策”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活力,有的教师紧密结合当下热点,将形势与政策问题清晰地呈现出来,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点评专家从教学设计、案例选取、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给出指导,助力思政课教师们进一步优化教学,这种教学展示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此次集体备课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打破了地域限制,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优势,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此次活动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形策”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