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买饭阿姨多给了块肉,你感觉今日份人间值得,朋友圈发疯文学收获50个“哈哈哈”能让你续航3个小时,体侧时陌生同学的一句“加油”足以支撑你跑完剩下的800米……
当身边人的一句温暖的鼓励、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真诚的关怀,甚至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让你瞬间感到幸福温暖、能量爆棚时,对方就给我们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
最近全网热议的“情绪价值”,既不是玄学也不是读心术。它就像人际关系里的“复合维生素”——补对了强身健体,补过量反而中毒。
今天,咱们就拆开这颗“情感维生素”,看看怎么科学服用。
一、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的前世今生
前世
“情绪价值”这个词最早起源于经济学中“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强调的是消费体验的重要性。举个例子,有的人去海底捞吃饭,不仅是因为海底捞火锅好吃,更是为了他们的服务——当你一个人去吃火锅时,海底捞服务员会贴心地放一只小熊陪伴你,这就是情绪价值的体现。
今生
而随着情绪价值在恋爱、社交中的频繁使用,它的定义逐渐变为代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影响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在社交互动中可以频繁且有效地使周围人感到舒适与快乐,则认为提供了较高的“情绪价值”;反之,若经常引发不适或情绪波动,则其“情绪价值”较低。
二、情绪价值的成因——为什么我们需要情绪价值?
1.依恋理论:每一种情绪都有价值
人类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寻求亲密关系。婴儿通过哭闹吸引父母的注意,获得安全感。成年后,我们依然需要这种安全感。情绪价值的本质,就是我们对童年依恋关系的延续。当我们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时,大脑会释放愉悦的化学物质,让我们感到安心和快乐。
2.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被爱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大需求层次,其中“归属与爱”和“尊重”是重要的心理需求。情绪价值的流行,正是因为人们渴望被关注、被接纳、被爱护。当别人为我们提供情绪价值时,我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感到幸福。
3.社会交换理论:每个人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感账户”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成本与回报的权衡。想象你的心里开着一家情感银行,你和别人的每次互动都在做情感交易,当我们为他人付出情感价值时,就是在为情感账户“存款”;而当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关心与理解时,则是在“提款”。情绪价值的给予与获取,正是情感账户运作的核心。如果总是抱怨却不听对方倾诉,那么你的账户就可能超额透支,关系可能因此破裂。
三、情绪价值的正确使用——情绪价值补给说明书
情绪价值高的人更容易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也能提升幸福感。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过度提供情绪价值会让你感到疲惫;过度依赖他人的情绪价值,则可能让你失去自我。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情绪价值呢?
1.学会倾听和共情
倾听不仅要听对方说话的内容,还要观察他们的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共情是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你告诉别人“我明白你的感受”时,实际上是在传递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2.保持真诚和主动
真诚是必杀技。只有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信赖和喜爱。学会主动关心他人,例如当感觉最近朋友压力比较大时,可以主动告诉朋友:“想和我聊聊天吗?我随时都在。”
3.适度提供情绪价值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压抑自己,或者过度提供情绪价值会让你感到疲惫,这可能是在提示你:你们之间的关系模式需要调整了。当自己能量不足时,可以温柔拒绝:“我现在没法好好接住你”。
4.不过度依赖情绪价值
不要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过度依赖别人提供的情绪价值,当别人停止提供时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价值感、学会悦纳自己,建立多元的支持系统。比如,除了亲密关系,你还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方式获取情绪支持。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双方彼此滋养、共同成长。情绪价值是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而不是消耗自我的负担。每一种情绪都有价值,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一味地获取,而在于懂得付出与接受的智慧。
希望我们都能在给予和接受情绪价值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幸福。
本期专栏作者
安阳工学院飞行学院专任教师、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吴青枝工作室成员牛悦
工作室简介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吴青枝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吴青枝工作室紧紧围绕“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胜任力提升”核心任务,立足高校心理咨询实践,融合高校、行业组织、医院专业人才和督导师资源,建设校内外、专、兼、聘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学习交流、专业培训、案例研讨、咨询督导和课题研究、服务社会的协同合作的高校心理咨询师成长平台,着力构建科学、规范、专业化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提升的心理督导体系,打造相对稳定的高胜任力的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队伍,提升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水平和效果,推进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