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乡市创新构建“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紧贴产业办专业,产教深度融合育人,实现职业教育对地方反哺赋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产业链引领,构建“动态调整专业”新机制
新乡市坚持“专业跟着产业走”原则,紧贴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围绕“中原农谷”、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建立“季度调研—年度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由该市教育局牵头成立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职业院校在内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形成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清单。近三年新增装备制造、智慧农业等紧缺专业点67个,撤销同质化严重专业点42个,打造省级示范性专业点18个。同时,结合区域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布局48个重点产业链专业群,例如服务“中原农谷”的智慧农业专业群,服务南太行旅游产业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服务银发经济的康养休闲服务专业群等,实现专业产业吻合度高、资源整合共享度高、人才培养产出度高。
二、教育链支撑,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新乡市创新“政企校”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校企合作方面,实施“五个共建”计划,与龙头企业共建57个产业学院、89个专业、423门课程、253个实训基地,培养1046名“双师型”教师,实现专业群对接企业全覆盖。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与卫华集团等企业共建10个特色专业,学生近三年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67人次。在产教联合方面,2024年成立并实体化运营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组建全国振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平台,其中原阳县职教中心创新“课堂+车间”培养模式通过省级现代学徒制验收,河南物流职业学院与政府共建物流园区,培养出大批技能精英,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衔接。
三、人才链赋能,服务“中原农谷战略”新发展
新乡市职业院校通过“双阶反哺”模式助力中原农谷建设,为产业转型中的新乡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初阶赋能,开展技能培训。整合资源面向乡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多层次培训,长垣职专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成立新型农民社区学院、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班等,全市累计培训20.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3.1万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班被验收成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高阶赋能,协助产业升级。院校深度参与产业升级,在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乡村等领域深度合作。河南女子职业学院运用“互联网+助农”模式拓宽农产品销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七彩秋沟”品牌推动文创农产品产业化,并组建科技扶贫特派员团队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新乡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