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次集体备课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根据《关于设立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的工作方案》,11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由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中心、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德法”分教指委、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陈娱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雪琴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郑小九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王晨工作室协办。

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次集体备课现场

  安阳师范学院校长、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孔国庆,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寒,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娱出席会议。省内知名思政课专家、3位说课教师、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手拉手”帮扶高校,以及郑州西区高校“德法”课教师代表、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委员杨晓主持。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寒致辞

  马寒首先对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河南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的关心、信任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各位专家和同仁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学校为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德法”课教师是一个教师共同体,“德法”教学是一个教学共同体,希望通过这次大家云集、高手汇聚的集体备会,加强交流,共同把“德法”课程建设更好。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委员杨晓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聚焦“德法”课程第五章内容,以教师说课、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教师说课

第五章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说课教师

商丘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 “德法”课本科组特等奖获得者刘艳艳

  刘艳艳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围绕三大问题展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讲清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讲清楚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讲清楚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问题。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与学生关注点相结合,以问题链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11个教学问题,通过问题导入、剖析、总结等环节实现教学目标。她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部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展开,实现理论说服、情感认同、行动转化的统一,增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和坚持集体主义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自觉。

  点评专家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委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王晨工作室负责人、2021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晨

  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这一节在内容的把握上,王晨指出,虽然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之间看似是并列关系,但从教学内容上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整个一节甚至整个一章的理论统领,也是后面讲好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为后面讲授两个方面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任课教师要注意把握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五章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说课教师

焦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德法”课专科组特等奖获得者姚燕

  姚燕认为,本专题在第五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引领学生达成知信行统一的关键一环。基于学情分析,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历史为素材,运用丰富史料阐明基本精神,利用古今对比讲清当代价值,使用辩证思维澄清模糊认识的教学思路。以史论理讲清楚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是中华传统美德,再以辩证观点讲清楚“激活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以史为轴讲清楚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再以鲜活故事讲清楚传承红色基因的当代价值;以唯物史观讲清楚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的必要性,再以生动案例讲清楚借鉴吸收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吸收,从而回答好了“如何激活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如何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如何在交流互鉴中汲取有益营养”三个核心问题。

第五章第二节第一目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师讲课

焦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德法”课专科组特等奖获得者姚燕

  在本专题教学中,姚燕以诗词为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理论讲解,依次阐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五点基本精神。在教学中,她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案例的古今呼应,在联通传统与现代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深入中华儿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理论的现实观照。她以央视公益广告《筷子》为例,唤起学生以自身专业技能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自觉和自信;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展示河南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实践。最后,她引导大学生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为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点评专家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郑小九工作室负责人郑小九

  郑小九表示,姚燕老师的说课和讲课有三个特点:一是导入很贴切,以立冬节气切入,以古代描绘立冬节气、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诗文开端,自然动人;二是内涵很丰富,对中华传统道德的理解比较到位,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认识比较深刻;三是案例接地气,选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焦作本地道德模范人物为案例,十分具有亲和力。

第五章第三节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说课教师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德法”课本科组一等奖获得者罗璇

  罗璇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四个落脚点出发,设置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多情景教学背景,在课前通过预习内容推送和评测,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并归纳学生们对本专题存在的困惑。在说课中,她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关心、困惑的问题,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在社会、工作、家庭、个人品德养成的道德要求。同时,本专题着重引导学生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针对学生们知行不一的问题精准施策。在课后,她通过扩展阅读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有更深的体会。

  点评专家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委员刘兴华

  刘兴华指出,罗璇老师的说课思路清晰、设计合理,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丰富案例较好地阐释了涵育“四德”的重要性及现实路径。她认为,说课展示的优化可在完善两条“主线”的设计方面考虑:一是说课结构中的“主线”。说课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专题概述、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实施、创新之处”等,体现的是以“学情分析”为“主线”的步步推进式设计。二是教学设计中的“主线”。基于此专题内容特点,有必要在“大中小一体化”视域下,以前期未充分学习之处作为重点,以至今未较好解决之处作为难点(如“知行不一”),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主线”。

整体点评

安阳师范学院校长、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孔国庆

  孔国庆在总体评价时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上好思政课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和重要指示,以小切口“讲道理”,不能“紧”“胀”“满”,把握好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专一性”与“普遍性”、“代际性”与“朋辈性”、“普向回答”与“靶向回答”的关系,从而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在教材应用与教学上,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重塑”与“二传”的关系,让学生做到愿意听、能听懂、记得住;三是要把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问题意识、善于调查研究、着重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和作用。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第二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娱作总结讲话

  陈娱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讲话:一是祝贺与感谢。祝贺三位说课教师在此次备课活动中精彩优异的表现、祝贺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感谢参与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点评专家、说课教师及郑州西片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代表、感谢为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辛苦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二是反思与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今后仍需关注和把握的重点,特别是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到“德法”课中,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学生。三是接力与希望。希望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接好集体备课活动的接力棒,把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办得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