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2024级的同学们已经度过近两个月的大学生活,在经历军训、开学典礼、迎新晚会、社团招新等活动后他们有哪些深刻经历?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所思所想?有什么既定目标?河南高校学子以笔作书,铺陈思念,向远方的亲人写一封家书,将爱与温暖熔铸进文字中,一起来看他们的成长心声。
月光下的笔触,寄向家的港湾,一起来看新乡医学院学子的家书故事。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2024级护理专业5班学生郑祎博
亲爱的妈妈:
当月光洒在窗前,思念便如潮水般在我的心底蔓延不止,我想起您告诉我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上大学,这也成为了您的一个人生遗憾。您总对我说想去看看大学是什么样子,而此刻,我就是您的双眼,我将在大学的点点滴滴分享给远方的你。
在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郁郁葱葱的林荫道,宛如时光的长廊,记录着学子们匆匆的步履;有庄严的教学楼,似智慧的堡垒,蕴藏着无尽的奥秘等待我去探索;有丰富的菜品,汇集着五湖四海的美味;更有浩如烟海的图书馆,犹如知识的海洋,每一本书都似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
在这里,我见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汇聚于此。这种多元化的环境使我们能够跨越国界,共同学习与交流医学知识。学校开放和包容的氛围给予大家平等的机会和尊重,让我深刻领悟到“科技无国界,教育无国界”的真谛。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友谊的使者。
在社团里,我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博学的教育理念,它为我们创造了无数宝贵的机遇。在书法社,我沉醉于墨香缭绕的氛围,用毛笔尽情抒发内心的诗意情怀;在摄影社,我细心记录下校园的点点滴滴;参与志愿者协会的活动时,我倾注爱心,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每一次的投入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次的努力都促使我的心灵得以提升。
在实验室的宁静角落,我目睹了现实中的大体老师,深刻领悟到无言良师的教诲。他们以沉默的方式传授生命的智慧,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医学生学习的严谨与务实精神。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学校教学的真谛——以实践为基础,追求真理,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医学人才。
作为班委,我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年级运动会,我们班级最后闯进了决赛。您知道吗?我在激情点燃的操场上,见证了师生们挥洒汗水的身姿。每一次努力都是对胜利的渴望,每一次坚持都是对挑战的回应。这份不屈的精神,正是医学生那坚韧不拔、敬业奉献的生动注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您分享更多的喜悦和成就。
永远爱你们的儿子
郑祎博
2024年10月24日
辅导员寄语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2024级护理专业、助产专业辅导员赵玥彤
携着几分青涩,背上梦想的行囊,脚步坚定又满怀热忱,青春与大学就在这里开启了碰撞。青春真好,是晓日当空、新木破云、大河出涧,是无限蓬勃的生命踏上了新征程。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在这里,我们要开阔胸襟气度,拓展人生格局,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去;在这里,我们要永葆赤子之心,苦练专业技能,怀揣医者情怀,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在这里,我们要砥砺品质、涵养品格,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将新医的优良传统与专业精神结合,修身力行,术业专攻,发挥医学高质量人才作用,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伟大的新时代书写各自精彩的人生答卷。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新乡医学院崔静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新乡医学院崔静工作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网络人才培养”为方向,精心组织开展网络教育各项工作,努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