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有引力青年行 | 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一起感悟水利工程的文化底蕴与前沿科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4年暑假期间开展“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之“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

  河南各高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开封、郑州、信阳、南阳、安阳足迹为主线,以“金色文脉”“红色印记”“绿色守望”“蓝色创想”为关键词,各自组队,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行走中原大地,切身体验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伟大变革,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坚定责任担当。

  为充分反映各高校的生动实践,分享研学成果,“豫教思语”推出“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主题网络巡展。今天,一起来看“绿色守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扬水利精神,让同学们感受水利工程的变革发展,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先后奔赴坝道工程医院(平舆)、驻马店市确山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和实践,亲身体验感悟水利工程的文化底蕴与前沿科技。

生动实践

  坝道工程医院:破解工程“疑难急险”铸牢大国“铜墙铁壁”

  第一站,实践团成员走进坝道工程医院,地下仓储、建筑地基基础、路基与道面、高速铁路、综合管廊、地下管道等足尺试验设施令人耳目一新。专业教师向成员们介绍,在坝道工程医院,“患者”是大坝、桥梁、隧道、地下管道,而“医生”则是来自全国的30多名院士、大师及其团队。

  在专业教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在展厅长廊,成员们感到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水利与科技交织的辉煌篇章。

实践团成员参观坝道工程医院展厅

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现场学习

  坝道工程医院内的地下生态粮仓、超低能耗实验室及路基与道面等关键实验区,均是同学们慕名已久的学习圣地。

地下仓储试验场模型

路基与道面试验场航拍图

实践团成员参观地下粮仓现场

  板桥、宿鸭湖水库:人水和谐绘就蓝绿相融新画卷

  在板桥水库湿地外围及各段区域,实践团成员展开了考察、分析。板桥水库坐落于白云山脚下,承担着城市供水、防洪除涝、生态灌溉等水利功能。

实践团成员参观板桥水库

  宿鸭湖东侧“杨柳岸”大堤,作为中国第一平原人工湖,环湖远眺,只见烟波浩渺、鸥鸟翔集。不远处,几台大型装配式绞吸挖泥船正开足马力,长龙般的排泥管道绵延数千米,泥浆倾泻而下。

宿鸭湖水库清淤管道现场图

实践团成员参观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现场

  驻马店防洪博物馆:水火无情史为鉴

  驻马店防洪博物馆为实践团成员再现了新中国治水历史画卷,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以防洪为主题的水情教育基地。基地借助“75·8”特大洪水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水患意识,普及防洪知识,把防洪减灾工作向前大力推进,达到存史、资政、警示、教育之目的。

实践团成员参观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

  作为水利学子,实践团成员们在防洪博物馆里穿梭于一幅幅历史画卷之间,每一幅都承载着中国人民与洪水斗争的英勇故事,无不彰显着水利人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

  纪念馆:踏寻红色足迹 传承爱国精神

  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确山竹沟红色教育基地,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旧物将历史的场景当一幕幕真实地还原,无声地诉说着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实践团成员们深深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激起了对革命先辈们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引导成员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要以强国报国为己任,树立远大理想,主动担负起新时代新使命,勇攀高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闪亮青春答卷。

实践团成员参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

实践团成员参观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在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听取现场讲解

  此次实践活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力量。新时代黄河水利学子将接过治水兴水的接力棒,以不变的初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助力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行走中原大地、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坚定责任担当,激发勇毅前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