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对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反响热烈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广大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在河南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别荣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深刻阐明了五个重大关系、全面部署了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郑州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化综合改革和内涵建设,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扎实迈进。一是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锻造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统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部署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深入推进“两个先行先试”和“三个有组织”,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是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推动师资队伍提质增效,努力加快一流大学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司林胜: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始终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格局性变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与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切实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为路径,对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重塑性改革。统筹推进学部制、大部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办学活力,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书院制、完全学分制改革,积极构建“大学工+书院”“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充分尊重和彰显学生自主选择权,全面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实施学科“攀峰计划”、人才梯队建设“登峰计划”,强化有组织的教研和科研,系统推进科研、人才、评价、绩效等各项配套保障改革,切实增强学校治理能力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全体教职工管理服务育人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踔厉奋发、追求卓越,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梅:

  教育强国助复兴,思政引领当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升思政引领力,共筑教育强国梦,已经成为全体思政人的共同使命和重要责任。师者为师亦为范,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和更深的思考,时刻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既做好知识传授的“经师”,又当好灵魂塑造的“人师”,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先生之“大”,大在视野、大在品德、大在格局、大在责任。三尺讲台虽小,却系国运兴衰;三寸粉笔虽短,却书万世千秋。思政育人,育在人心;思政引领,领在信念。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力量支撑,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功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河南大学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晓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的关键时期,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对回答好“教育何为”时代命题提供了方向。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在育人实践中深刻认识和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河南大学高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施文化建设十年规划,以高水平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国家“双一流”、河南“双航母”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充分发挥思政先锋团引领作用,推动网络与思政教育有效衔接、相互融合,切实提升育人质量。打造50个网络思政教师工作室,培育一批能够在网络平台讲“硬核”知识的网红教师队伍,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高校网络思政生态。要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将思政教育置于火热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让教育成果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河南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学科体系聚焦国家前沿战略,棉花科技小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美术、音乐等专业学生志愿者让艺术走进了田间地头等,学校发展已经深深嵌入中国大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强:

  9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为做好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热切希望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担当和前进动力,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品德,努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商丘师范学院团委书记 刘培培:

  全国教育大会于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与诚挚问候,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怀与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倍感荣幸与鼓舞。

  回顾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四有”好老师、2016年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提出“四个引路人”,再到2023年提出“教育家精神”,这一系列理念高瞻远瞩,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意义深远,它不仅为我们明确了奋进方向,更让广大教师信心满满。我们深知,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而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让我们坚信新时代大有可为,青年教师将大有作为。

  从教19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助力青年学子健康成长,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充实而美好的教育人生。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在团学工作中,我能时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教师以及青年学子的格外关注与殷切期望。今后,我将更加自觉地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把教育理想挥洒在铸魂育人的美丽画卷中,为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中绽放青春力量,这是对“人民教师”称谓的最好注解,更是对新时代党和人民期盼的最好回应。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 王家涛: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不仅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宏伟蓝图的深入擘画。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明确提出,再到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的密集出台,尤其是对于思政课的重视,无不彰显出党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坚定决心。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刻感受到这份关怀带来的温暖与动力,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教育家精神被明确提出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家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不断追求卓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时刻以教育家精神为镜,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奋进方向,也为我们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明确的目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教育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更加创新的思维投入教学工作中去。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河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辅导员、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许森:

  师者,以德而耕,拾获山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心系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要求“四个相统一”“六个要”,再到强调“大先生”“教育家精神”,每逢教师节,他总会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通过各种方式对广大教师深情勉励,为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作出表率。又到金秋,第四十个教师节如约而至,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送来节日问候和关怀嘱托,思想精辟深邃,情怀深厚绵长,让我满怀“荣誉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更让我倍感振奋、欢欣鼓舞、心潮澎湃。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的工作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与大学生朝夕相伴、共同成长,我们的事业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沉淀和厚积自己的“大情怀”,在与新时代大学生相知相伴、携手协力、同向同行、共勉共进的过程中,涵养师者风范,展现育人优势,发挥引领作用,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朱瑞萍:

  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莫大的鼓励,既是一颗“定心丸”,更是一剂“强心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理念路径,都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科学路径。这次大会的召开,更为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脉定向、指路引航。未来,我们将时刻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标准,既做“经师”,更为“人师”,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立德修身,用心从教,在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中,和青年学生一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郑州工商学院辅导员 张俊:

  在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这使得全体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充满期待。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我再一次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视,但这既是一种厚爱与勉励,也是一种鞭策。因此,我更要立足本职工作,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岗位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是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传播知识的灵魂者,担负着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责任,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四个自信”,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在教育青年、关爱青年、服务青年中引领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绽放最美青春。

  中共洛阳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洛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 张战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极大鼓舞教育工作者建设教育强国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激励自我,争当具有“大我”“大德”“大道”的教育人。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县管校聘”改革既是载体也是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县管校聘”改革涉及各领域,任务之全面、内容之深刻、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针对“县管校聘”改革发展不够均衡、县区政府统筹力度不够、城乡教师流动不畅、教师交流遇到职称政策瓶颈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的改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纵深推进,进一步压实理顺县区教育、财政、编办等部门工作职责及运转机制,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着力破解教师交流轮岗中的人编分离、人岗分离、考核与工资待遇相分离等问题,不断完善配套性支持政策,形成改革合力,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落实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优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瑞:

  适值第四十个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师群体,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高教师政治待遇、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关心暖人心,关怀慰师怀,河南省实验中学广大教师真切感受到了党对教师的热忱关心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基础教育学校为例,教育家精神提出一年来,河南省实验中学引导全体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建设“学科专家+管理行家+育人专家+科研专家+资源整合专家+数字赋能专家”的“六家”型高素质教师队伍,取得显著成效,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积累了巨大的“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河南省实验中学广大教师倍受鼓舞、信心满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教育画卷满怀憧憬与向往,决心加倍努力、矢志奋斗,踊跃投身到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扩优提质,锚定“科技+学术”型全国一流中学建设目标,强化学校特色、优质发展,不断提高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奋力书写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省实验篇章。

  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 王献甫:

  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第四十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浓厚氛围中,全国教育大会隆重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内涵深刻,令人鼓舞。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刻领会到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一定要树牢“功成在我”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刻领会到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必须完善党团队一体化全链条育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五育融合培养机制,做好“后继有人”这篇大文章;深刻领会到教育具有的战略属性,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并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中加强纵向学科的有机衔接,注重相邻年级的协作育人;深刻领会到教育具有的人民属性,要畅通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画好同心圆,扎实做好五项管理,持续做好“双减”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刻领会到教育强国的重要根基是师资队伍建设,广大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育家精神更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我们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洪流中校准方位,交出不负时代的育人答卷。

  在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的基础上,用心体悟老一辈教育家的殷殷寄语,我深受教育并决心和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一起,扎根于小学阶段“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这片神圣沃土,擎着教育这盏我们征途中的明灯,持续精进,引领孩子们在学科课堂和家庭、社会大课堂的相互交往中,提升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培育未来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贡献。

  新乡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长、中原名师 魏名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新时代“大先生”等重要讲话,一次次激励广大教师坚定从教,一次次勉励广大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一次次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神圣。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具体方向。一年来,我和身边的老师们深刻学习领悟教育家精神,找到小切口,聚焦学校课程建设,把学校零散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进行整体设计和架构,初步形成了“三个课程”(校史课程、思政课程、教师成长课程)建设,来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是课程的研发者,更是课程的实践者,在践行中提高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升华教育情感,努力成为有教育情怀、朝着教育家去奋斗的教师。今年教师节的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一名基层思政课教师和管理者,我会与更多的老师同行,抱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态,坚持成长,立德树人,为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郭帅鹏:

  在第四十个教师节,也是教育家精神提出一周年之际,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的博士研究生,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不断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身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在未来的学习研究中,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始终秉持教育家精神,努力追求学术上的卓越与突破,勇于创新与实践,不断强化理论学习、锤炼过硬本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 李浩: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我深刻认识到弘扬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历史上,尊师重道的感人故事很多,像张良的“拾履拜师”、杨时的“程门立雪”,皆是千古传颂。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不仅教导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不仅以专业的素养引领着我们,更以高尚的师德影响着我们。

  身为一名大一新生,能够考入理想学府,我更明白“师恩似海深”的道理。我从最初的懵懂孩童到如今的意气风发青年,离不开老师们循循善诱的教导,离不开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讲解,更离不开老师们长久耐心的陪伴。未来,我将把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用实际行动回馈老师的栽培之恩,将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