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理学 | 新学期,燃起来!

  夏日余温散,丹桂飘香来。九月的大学校园再次迎来了它最为生机勃勃的时刻,对于每一位重返校园的大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归,更是一场从休闲假期到紧张学习生活的深刻转变。

  快看,你的开学状态是不是这样。

  如何在这段过渡期里迅速收心,调整状态,适应新学期的生活与学习节奏,大家可以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六合”理念,稍加改造,帮助自己实现假期与学期的平衡与转化,通过调节身体内外的协调统一,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心与意合:唤醒内心学习热情

  心是主导,意是心的指令。心与意合,意味着心意相通,心神发出的指令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身体。因此,在新学期开始之初,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唤醒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回顾自己的初心,想一想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是什么,未来的梦想是什么,这些梦想和追求,正是你学习动力的源泉,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翻开第一页书开始,让心灵重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意与气合:调整生物钟,恢复作息表

  所谓气,就是指身体内部的能量,我们的意识要主动引导和控制这种能量,让它在需要的时候流向身体的某个部位,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漫长假期中,我们难免会自由散漫,这会让人忘记时间的概念。新学期到来,我们要调整生物钟,早起晨读,夜晚早睡,让身体逐渐适应新的作息模式,为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精神状态来应对学习和生活。

气与力合: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这里的“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肌肉力量,我们把它引申为具体的行动。新学期,新起点,正是设定新目标的好时机。我们要马上行动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这份计划不仅要包括学习目标,而且涵盖时间安排、学习方法和评估机制等多个方面,还要善于将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逐一实现,每达成一个小目标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激励和肯定。

学习与常规吻合

  假期的学习节奏难免会零碎而随性,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学期开学之初,必须温故知新,巩固旧知,预习新课。不妨先花点时间回顾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巩固基础知识,这有助于你更好地衔接新知识。同时,提前预习新学期的课程内容,了解即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让你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主动,事半功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自信心,让你在新学期中更加游刃有余。

人与人的关系契合

  假期的生活,固然为大多数人提供了一个从日常繁忙中抽离出来,享受自由自在个人时光的宝贵机会。然而,大学的校园生活更是成长与社交的舞台。因此,在开学之初,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课余生活。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我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压力与目标符合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设定适当的压力,是一个既促进个人成长又避免过度焦虑的重要过程,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新学期开始,在设定学习任务时,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挑战,但同时要确保这些挑战不会超出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范围,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同时,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不妨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阅读等,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

  开学不仅仅是告别假期,更是开启新的篇章,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热情,勇敢地迈向未知的精彩世界。

本期专栏作者

一点心理学 | 新学期,燃起来!

孟凡锐 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

工作室简介

一点心理学 | 新学期,燃起来!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余瑞玲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余瑞玲工作室是河南省教育厅遴选审核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名师工作室,成员由工作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理论素养、较强教学科研能力,并对此项工作有浓厚兴趣和丰富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本着立德树人、专业引领的教育宗旨,构建“家校协同心理育人”体系,提供全面系统可行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