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4年暑假期间开展“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之“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
河南各高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开封、郑州、信阳、南阳、安阳足迹为主线,以“金色文脉”“红色印记”“绿色守望”“蓝色创想”为关键词,各自组队,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行走中原大地,切身体验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伟大变革,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坚定责任担当。
为充分反映各高校的生动实践,分享研学成果,“豫教思语”推出“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主题网络巡展。今天,一起来看“红色印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师生的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7月6日-7月8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思政实践团赴大别山开展一场生动的红色印记之旅,让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生动实践
走:追寻红色足迹,回顾革命历程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思政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信阳足迹,分别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等地。在这个不足10万人就有5.5万人为革命牺牲的革命老区里,师生们行进的每一步足迹都像是在叩响历史的回音。展馆中那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无一不让实践团师生深刻领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峥嵘岁月和赤胆忠心。
实践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认真聆听讲解
实践团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
实践团在大别山“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前
实践团在许世友将军故里重温入党誓词
访:感悟英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红旗不倒,火种绵延。7月6日,实践团师生认真聆听了大别山干部学院教授叶希武讲授的专题讲座《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及其启示》,叶希武系统讲述了大别山红色革命历程、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讲座结束后,叶希武就理想信念、精神传承等问题与实践团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访谈,学生们沉浸式感悟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
实践团学生与叶希武深入访谈交流
7月8日,实践团师生们在大别山干部学院访谈了红军后代、大别山著名女烈士晏春山的外孙黄德耀。访谈现场,黄德耀向师生们满怀激情地讲述他的姥姥晏春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依然坚守信仰、英勇不屈的故事。台上,凝重深情;台下,聚精会神。访谈教学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住黄德耀表示还想多了解一些晏春山烈士的故事,“您能给我们讲讲那‘一缕头发’背后的故事吗?”“到底怎样的精神和信仰像晏春山一样的烈士们面对生死毫不惧怕呢?”“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寄语吗?”在一问一答的访谈中,实践团师生在饱受震撼的同时,都为黄老一家人的英勇事迹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感动。
黄德耀与实践团师生开展访谈教学
同学代表与黄德耀面对面访谈
拍:记录老区新貌,领略乡村振兴
7月7日,实践团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田铺大塆创客小镇,实地感受老区振兴发展的脉动与希望。当看到红色历史文化给革命老区带来的“人气”,看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新貌和乡村振兴图景,实践团师生纷纷驻足拍照记录革命老区的新发展、新变化。
实践团师生驻足参观、拍照
讲:讲好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实践团师生走进红色纪念馆和田间地头,生动讲述了大别山的红色革命历程、英雄事迹及对“大别山精神”的体会和感悟,以青年学生的视角将大别山精神和鲜活故事传递给更多人,不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实践团学生讲思政微课
写:书写行之感悟,坚定使命担当
数天大别山之旅,听党史讲座,看展馆展厅,走遗址遗迹,立体化、沉浸式的学习深深触发了实践团师生心底关于信仰信念、关于牺牲奉献的叩问。实践团学生纷纷通过书写行之感悟的形式,致敬巍巍大别山,致敬光辉历史,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也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使命担当、奋楫笃行谱新篇的愿望和决心。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师生走进革命老区、走进红色场馆、走进田间地头,通过访谈交流、现场实践教学等形式展开了一场生动有力的“行走的思政课”。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暑期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将深入挖掘、充分整合、系统提炼中原大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探索并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特色的思政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行有所获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航空学院学生刘金洋
大别山之行,让我心灵深受震撼。这片革命圣地,不仅山川壮丽,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不屈的精神。漫步其间,我仿佛能听到当年红军战士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感受到那份为信仰而奋斗的坚定与执着。革命遗迹遍布绿水青山之间,每一处都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正是有了无数先烈的牺牲与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大别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教会了我珍惜、感恩与传承,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理想的追求永不褪色。我将把这份信念带到生活与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设计学院学生贺景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在参观鄂豫皖苏区的系列场馆中,我满怀敬仰,深感震撼。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到将帅馆,再到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直至许世友将军故里,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不朽的精神。
这次研学让我对鄂豫皖苏区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和弘扬这种革命精神。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学生杨艺琳
大别山是一座革命之山,革命的火种世代相传,革命的红旗屹立不倒。这里“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里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这里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大别山的烽火岁月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它教会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行走中原大地、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坚定责任担当,激发勇毅前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