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刘宁静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吴少伟工作室、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平顶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指导。
开幕式
平顶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现场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陈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平顶山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分管领导娄向阳,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田建伟出席会议并致辞。平顶山市教体局思政科、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技师学院、平顶山市建设街小学、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平顶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平顶山学院副校长李波主持。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陈凯
陈凯首先介绍了我省在加强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所做的工作。他指出,平顶山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一体化建设的主动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要运用好教材、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要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保障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能力的提升。他强调,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常态化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技能培训交流,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效果。
平顶山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分管领导娄向阳
娄向阳指出,平顶山市教体局始终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过去一年,平顶山市积极开展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依托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平顶山片区虚拟教研室等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平顶山市将按照全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建强思政师资队伍、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平顶山市将以此次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为契机,更好地推进平顶山市思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田建伟
田建伟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以及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育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对照“六要”标准和“八个相统一”要求,开好开足思政课,持续提升育人合力;按照“六要”标准,建好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立足地方特色、专业能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统筹资源,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将一如既往持续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平顶山学院副校长李波
李波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性,严格按照上级指示批示精神,不负重托办好思政课。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必将对平顶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合影留念
交流研讨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吴少伟工作室负责人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少伟主持
名师分享
《做一名新时代优秀思政课教师》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刘宁静工作室负责人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宁静
刘宁静以“做一名新时代优秀思政课教师”为主题进行了现场示范交流。她指出,新时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三性一力”(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关键点,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领会“文件”精神;二是精耕细作教材;三是准确把握学情;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五是厚实学理基础;六是涵养人格魅力,既是在思政课建设上真正做到“八个相统一”,同时,思政课教师坚持“六要”标准,进而成就一堂思政好课。
经验交流
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戴克良
戴克良从“八个相统一”谈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他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体现的“八个相统一”的主要做法:一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二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三是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四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六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七是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八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汪丽娜
汪丽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八个统一”,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她认为,首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政课的创新。其次,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定期举办集体备课会。最后,尝试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上台讲”。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薛鸣
薛鸣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围绕“践行教育家精神当好思政课教师”主题作交流。她认为,思政课教师一要做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先行者、排头兵”;二要争做“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三要努力打磨自己、躬耕教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让自己的思政课堂棱角分明,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迎旭
高迎旭分享了高职院校上好“新思想”课的几点感悟: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最新的热点知识,如新质生产力等融入教学中。最后,高职院校上好“新思想”课,需要注重职教特色与思政育人精准结合。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孟强
王孟强表示,思政课教师要从三个方面上好思政课,做好引路人:一是增强历史使命感;二是提升理论阐释力;三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教师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讲好思政课,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教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效。
平顶山学院教师杨权
杨权分享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面的做法。他表示,混合式教学契合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课程定位,能够提高课堂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混合式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抬头率、课堂参与度、思政课育人效果。
平顶山一中教师和皓
和皓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谈到,思政课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二要走近学生;三是要关爱学生;四是坚持贯通式学习。
平顶山市十六中教师冯冲
冯冲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几点建议:一是深度理解新课标,做到教学有纲;二是努力学习教学理论,做到教学有法;三是认真撰写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四是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巧妙渗透知识。最后,他建议,做一个有悟性的教师,躬身自省,经过悟而内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外显的行为表现,才能使思政课教学精彩纷呈。
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豪珍
苏豪珍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深度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主题,结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深度教学能力”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深度教学能力发展现状,思考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深度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一要注重自我发展,优化内在品质;二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课堂教学;三要拓宽发展渠道,实现多元成长;四要完善考核体系,增强自我效能。教师要不断探索深度教学能力的自我发展渠道,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继而在日常教学中,切实实现教育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建立。
名师指导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就教师们普遍关切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
此次活动使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凝聚共识,更新理念,使大中小各个学段知识相互联系和贯通,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