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研讨会举行

  为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准确、全面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做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准备工作,7月22日至23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以下简称“纲要”“教参”)修订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纲要”“教参”组组长,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占峰主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研讨会现场

  会上,“纲要”“教参”组副组长、新乡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冯秋季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2024年“教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纲要”“教参”的修订原则和具体要求,并再一次细化了每一位成员的修订和审核任务。

第一阶段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解决“融什么”和“怎么融”问题

7月22日,修订组进行第一阶段研讨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自2023年9月以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回信等内容,修订组结合“纲要”课程教学活动展开讨论,明确了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融入“纲要”课程需要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贯彻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要求,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地方红色资源等如何融入“纲要”教学问题,提出成员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团结合作,本着讲准管用、能融尽融的原则,挖掘新材料、新数据,完善教参内容,提高应用实效。

第二阶段

情况汇报,提出建议,解决“改什么”和“怎么改”问题

7月23日,修订组进行第二阶段研讨

  修订组每位成员就前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并由修订组负责审核的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王鑫宏、张婧、刘永强、王武、张欢、苗彦恺6位教师分别就负责章节的具体修订情况进行汇报,包括每章教学专题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情况等,并对调整理由、育人效果一并作了说明。随后,组内其他成员,尤其是负责审核的教师提出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冯秋季布置下一阶段“教参”修订完善的主要任务,要求每位成员在现有修订基础上,再细化、再完善、再提升,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修订任务。

  蒋占峰在总结中指出,“教参”修订要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经典文献”的选择要突出准确性和版本的权威性、“其他观点”的选择要突出代表性和前沿性、“数据案例”的选择要突出鲜活性和可读性。他充分肯定了大家前期的工作成效,希望全体成员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能及时准确地融入“纲要”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