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校校长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全省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一起来看我省高校校长热议——

  郑州大学校长 李蓬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方向、重要原则和关键所在,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郑州大学是全国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最大高校,建设好思政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建成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施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思政课教师一对一帮扶制度,连续10年举办全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打造一批“行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下一步,郑州大学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内涵式发展。一是增强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不断创新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二是拓展课程建设的丰富性,把课堂教育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培育更多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政课程,丰富资源供给;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发挥河南的资源优势,打造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三是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持续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教学技能培训、集体备课等措施,不断增进教师授课质量,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深化思政课的有效性。

  河南大学校长 张锁江

  近年来,河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等系列重要论述,聚焦“教师”“课程”关键环节,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修、集体备课、讲课比赛等,持续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思政课教学研究团队;实施“大听课 大调研”“大比武、大练兵”,创新开展“原理”课品读经典、“基础”课短剧表演、“纲要”课信仰之旅、“概论”课朗诵大赛、“新思想”课学“习”论坛、“形势与政策”课时事评论,打造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特色品牌群。学校获批3项全国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5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宣传报道。

  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河南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做好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进校园工作,持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周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

  长期以来,河南农业大学秉持“巩固立德树人主阵地、增强思政课程吸引力、突出鲜明政治导向性”的总体思路,在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不断强化思政课课程建设,着力提高教师水平,使思政课“立”起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着力建设思政大平台,使思政课“活”起来;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着力激发学生主动性,使思政课“动”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新时代“三农”人才、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河南农业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一是以坚定政治立场,着力构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将不断强化政治领导和制度保证,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二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突出铸魂育人实效。地处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农业大学要充分发挥“马+农”的特色优势,努力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品牌。通过大力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特色的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参与感,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进一步探索特色思政教育, 讲好“第二个结合”,探索形成以思政为魂、三农为体、传统文化为翼的思政特色教育。三是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要同向同行,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农情,树立大历史观、大农业观、大粮食安全观,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三农”情怀。把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素养提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弘农爱国信念、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 冯淑霞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倍感压力、倍增干劲。

  回首过往,河南师范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深入推动思政课因时而进、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广泛报道,全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头羊作用不断凸显。展望未来,学校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抓学校“双一流”创建战略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进一步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梯队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动“课程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思政”“环境思政”互相促进,不断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守好筑牢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着力培养更多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勇挑重担的栋梁之才。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 赵同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贯彻“大思政课”理念,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理论必修+理论选修+社会实践”的思政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协同育人“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学校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为思政课“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指明了方向,河南理工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如既往将思政课摆在重要位置,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扬学校“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的红色传统,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优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大思政课”基础,努力培养更多瞄准科技前沿、服务能源领域、扎根祖国大地的时代新人,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贡献理工力量。

  河南工业大学校长 吴智深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河南工业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全面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要求,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教学,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加强思政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遴选校内优秀教师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优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推进建设,持续优化“整体规划、专题教学、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河南工业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思政课建设机制;持续为思政课教师赋能,提升思政课师资水平;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成效,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实学术支撑,全力以赴培养更多具有工大品格、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 刘俊国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对于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课高质量建设。学校成立了“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出台《河南省重点马院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制度,打造了“尚德·鉴史·明理·筑梦·强国”教学品牌,形成了“五课联动·四域融合”教学范式,构建了全校齐心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和首批“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入选首批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下一步,学校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和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上持续发力,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贡献华水新的力量。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耀献

  河南中医药大学始终将思政课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学科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育、“大思政”格局构建、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成效显著。把握立德树人的新形势新任务,学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深入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方向目标、关键内容、任务举措,着力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是加强学院建设。学院是基础,充分凸显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学院”的作用,成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学。教学是关键,加强教研相长,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日常化阐释,坚守理论创新的根和魂,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三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实践是载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为内容和支撑,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四是打造学科平台。学科是动力,加强“中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形成思政教育学科品牌,做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者和推动者。五是建设教师队伍。教师是保障,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坚持引育并举,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六是树立协同育人理念。理念是先导,加强校际联动、师生互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

  信阳师范大学校长 李俊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一是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跟进学习,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通过“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传帮带、集体备课等,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二是抓好思政课课堂这个主阵地,坚持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三是善用社会实践这个大思政课堂,用好用活信阳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用可触可感的丰富案例、鲜活故事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真理力量。四是落实每门课程都要守好思想教育这一段渠,继续分批分层建设一大批课程思政项目和研究示范中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五是夯实党对思政课建设全面领导这个保障,坚持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学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制度,解决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力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安阳师范学院校长 孔国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建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安阳师范学院充分发挥地处红旗渠畔的独特优势,把红旗渠精神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推动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打造“金课”,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组织编写《红旗渠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校本教材,开好讲好红旗渠精神校本课程;把红旗渠精神作为“领导干部上讲台”、上思政课、政治理论宣讲必讲内容,把具体事例和具体人物相结合、把历史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增强教学吸引力和育人效果。建好阵地,发挥实境课堂以文化人作用。把红旗渠精神融入校风学风、融入目标定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三融三进”展馆,让文物史料成为“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 “教师”;培育“红旗渠精神校园行”文化品牌,通过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书画展、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形式,使红色教育润物无声入脑入心;搭建红旗渠精神学习网络媒体平台,使红旗渠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践行精神,发挥行走课堂思想引领作用。开展“重走红旗渠”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师生参访红旗渠纪念馆、全国优秀党支部林州市姚村镇史家河村,徒步28公里重走红旗渠,开展“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志愿服务,让师生在“行走的红色课堂”中,回望红旗渠、品读红旗渠、体悟红旗渠,在感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下一步,安阳师范学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路径。通过成立河南省红旗渠精神传承弘扬中心和红旗渠学院,构建科学研究、理论阐释、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社会传播、宣传推广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增强甲骨文优秀传统文化和红旗渠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