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 · 匠心育人 | 李诚诚: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近五年来我省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推介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引导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带头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开设“这五年 · 匠心育人”栏目,展示我省优秀思政课教师风采。

  今天,一起走进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李诚诚的育人故事——

  一万本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有良师开卷。从教十年,在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下,我努力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诺言。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应励志以勤——在思政小课堂中成为“诚诚姐”

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广大思政课教师中的一员,我备受鼓舞,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赛前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省赛,以赛代训、以赛选优,为参加国赛的教师打牢基础、提升素质。作为省赛特等奖中唯一的高职院校选手,我全情投入,积极备赛,学校也不遗余力在各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俊霞带领骨干教师组建备赛团队,全程指导,围绕专题,逐个进行模拟演练。在充分的备赛和临场发挥中的稳定表现,我荣获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一等奖,也实现了河南省在该类赛别上的首次突破。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奖项背后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人能力的肯定,而是对集体努力的认可。通过比赛,也让我对思政课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鼓励我站在课程改革前沿,大胆思考,积极探索。

  回想一路走来,有泪水有汗水,有努力有耐力,有竞争也有友情,有勇气也有运气。比赛的过程不仅仅是精进业务的过程,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让我实现了从职业到事业,从责任到使命的转变,鼓励我逐渐成长为一位乐为、敢为、有为的优秀思政课教师。

  师者如兰,香远益清,必初心以挚——在社会大课堂中力做“孤勇者”

参加全省高校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活动

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秉承“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初心使命,始终致力于用好社会大课堂,坚持立足校内、延伸企业、辐射社会,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供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载体。

  开门办思政,学在天地间。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创立了“五个一”实践教学平台,即:“一坛”(先锋论坛)、“一堂”(道德大讲堂)、“一号”(“思政先锋”公众号)、“一团”(大学生知行团)、“一本”(思政课教学实践记录本),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我带领学生们边走边学边实践,开启沉浸式实践教学之旅,贾湖遗址、小商桥抗金英雄杨再兴陵园、中州抗战纪念馆、南街村等红色资源和德育实践基地都成为学生们青春行“动”的实践平台。通过深挖学生“看得见”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职场困惑,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无缝衔接。这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字之书”和社会实践的“无字之书”结合起来的思政课,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与思考,促使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感动转化为行动,切实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作为党员教师,我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组建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制定实施“熔炉成长计划”,打造思政课教师培养的“青椒蓄水池”和“名师孵化器”。积极推动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手牵手”融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子”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机制,与同事们同协作共成长,让职业举措“入微”,育人效果“入味”。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当深耕以新——在网络云课堂中争当“出圈者”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迭代升级与广泛应用延展了思政课教学时空。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吸引网络“原住民”,用好网络“云课堂”,打通师生间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我也深刻意识到数字化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有效运用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与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助推器。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以翻转课堂打造思政教学新模式。运用好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中心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通过课前网络学习、课中小组探讨、课后巩固提升等环节,形成了由“视频理论学习+经典研读展示+主题问题研讨”三位一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思政课“入脑、入心”的目标。

“党史百讲”系列宣讲

  作为青年理论宣讲工作的一员,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挖掘百年党史、脱贫攻坚等先进事迹,将时代楷模、企业导师、朋辈导师带进思政课堂,做专题讲座80余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建党百年之际,我参与漯河市党员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制作,义务撰写脚本30多期,作为主讲人录制“党史百讲”系列节目60多期,被多家媒体竞相转载,累计收看达1000万人次,收获了一批网络粉丝,也充分展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良好形象。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有学生在学期结语中写道:“诚诚老师的思政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课堂理论,更多的是鲜活生动的体验。未来,我会继续仰望灿烂星空,脚踏厚重大地,坚守理想信念,追逐青春梦想。”

  只为授之以渔,桃李芬芳馥郁。我平凡,但我决不平庸!平凡不坠青云志,平淡倾洒一片情。我想,我会继续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布道者”,一生择一事,一路谱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