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第三期主题直播课结束后,我省大中小学生这样说(一)

  1月28日晚,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第三期主题直播,全省师生感受了一场古与今的碰撞,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省各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在线观看,大家深入学习,热烈讨论。

  我省大中小学生在观看学习“河南人文:博物致知”主题直播后,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呢?来一起看看吧。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2023级4班学生孙佳伦

  我观看了“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后,思考直播的意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第三场主题直播行走于殷墟博物馆、二里头遗址、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其中甲骨文体操、旱地耕作全景图等亮点,都让我们读懂历史、读懂文化、读懂中国。

  传承中华文化、河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我们要加强文化教育,深入了解文化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底蕴。其次,要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气息,让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药学院2022级临床药学二班学生徐亦晴

  观看了“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豫言豫行”主题直播课之“河南人文:博物致知”后,我认为亮点之一在于让观众通过微信小程序游戏闯关的方式了解甲骨文;第二点是通过运用甲骨文广播体操的方式让大家“动起来”,在韵律中感受甲骨文时代新生的魅力。

  我认为还可以在景点配备专业导游讲解景点人文底蕴,介绍当地有名的小吃和民间手工艺品,宣传介绍其他值得打卡的景点,使游客在观看山水奇景的同时,了解自然风景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入了解了甲骨文的历史文化魅力,领悟到了“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深远内涵,也理解了保护和传承发扬甲骨文的重要意义。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多关注、多宣传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2023级3班学生马青溪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本次“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豫言豫行”主题直播中,我们通过直播镜头,分别了解了我国古文字、青铜器、农耕文明和戏曲艺术。

  在直播过程中,生动直白的讲解方式,历史与当下的奇妙碰撞令人回味悠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传承中华文化、河南文化,我们不仅要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精神内核,更要高瞻远瞩,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相结合,创新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让中华文化播撒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延续历史记忆,铭记来时之路,我们青年势在必行。

郑州经贸学院

郑州经贸学院

2021级机电212班学生姚云龙

  “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豫言豫行”第三场直播带我领略了甲骨风采,懂得了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我们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一件件文物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最早的辉煌与荣光;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寻找传统农耕的踪迹,感受大地的厚重;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凝结着马派艺术的文化精粹,令人不禁赞叹“国色神韵,德艺双馨”。通过这次直播课,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人文的温度是人类前行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物联网222班学生张倩

  作为河南人,我可以骄傲地说出“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四个”,可以告诉外地人我们河南省是粮食大省,也可以哼唱出几句豫剧,但更多时候只是泛泛而谈。“豫言豫行”主题直播第三期以“河南人文:博物致知”为主题,让我跟随主讲教师的脚步,走进安阳殷墟,传承甲骨绝学;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探寻文明曙光;走到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珍藏农耕记忆;去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重温艺术人生,弘扬戏曲文化。通过观看学习此次主题直播,我在各具特色的博物馆里了解历史,感受了一场古与今的碰撞,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加深入地了解河南,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23302班学生兰怡曼

  观看了“豫言豫行”第三场主题直播——河南人文:博物致知后,家乡河南文化瑰宝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仅使我增强了文化自信,也让我明白,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多观看文化相关的书籍、纪录片等,利用节假日参观文化博物馆,以最传统的方式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互联网,在网络上了解文化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文化宣传活动,自觉担当起青年的责任,做好河南文化的接班人。通过互联网,制作短视频助力家乡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中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义不容辞。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未来产业学院建筑动画22-1班学生赵举

  通过观看“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豫言豫行”主题直播课之“河南人文:博物致知”,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个文化的宝库,它们共同构成了华夏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殷墟博物馆,让我领略到了商代文明的辉煌和现代科技与甲骨文的结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则带我走进了古老华夏文明的探源之路和中华文明的曙光;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农耕文明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则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洛阳市偃师区区直中学

洛阳市偃师区区直中学

七(5)班学生韩佩璇

  1月28日晚,我观看了“豫言豫行”主题直播课第三期“河南人文:博物致知”直播,我看到了“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古都殷墟,走进博物馆,我们见到了课本上的商代刻辞卜骨,纹饰精美的国家宝藏亚牛长尊,我们在不断通过科技水平让它们更加夺目。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殷墟故事,讲好中国文字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不断,让它们火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紧接着,我们又走进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见到了绿松石龙形器精美的青铜器,触摸到了最早中国的轮廓,感受到中华民族最初的辉煌与荣光,我们要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在这里,我们感受中国农耕的沧桑巨变,重新记起最早的耧犁锄耙,华夏文明的历史有多长,中原文化的足迹就有多久,我们也要将它发扬光大。

  在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我听到了“我的生命在舞台上”这句刻骨誓言。马金凤的一生都在戏曲中度过,在刚做完一场手术后,她忘记了所有人,却唯独记着那穆桂英挂帅80句戏词,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戏曲艺术,是我们生动的教材。

  豫践青春,我们才是主角,让我们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商丘市梁园区李庄镇中心小学

商丘市梁园区李庄镇中心小学

五(1)班学生沈曼熙

  通过观看“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豫言豫行”主题直播课之“河南人文:博物致知”,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在这次直播中,我参观到许多博物馆,如同走进了一个个历史的长廊,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瑰宝。通过观看展品,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艺术精品,以及伟大的历史人物。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故事,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次“河南人文:博物致知”直播活动处处都有亮点,特别是通过游戏和广播体操的方式让甲骨文活起来,让每个人对甲骨文有了更深的了解。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通过研究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每一次揭开甲骨文的神秘面纱,都让我感叹创造它的人的聪明才智。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甲骨文的传承者,用自己的力量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任。让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了解河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感受家乡巨变,发现最美河南,在一堂假期思政大课中展示广大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增强个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豫践青春,我是主角”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快来微博、抖音平台带#豫践青春我是主角#话题书写你的家乡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