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思政工作名师答辩现场!

  深究细剖提质量,互促共进齐发展。12月19日下午,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中期质量监测会现场答辩如期而至,各位“大咖”唇枪舌剑、雄辩高谈。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及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12月19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融媒体 +育人”工作试点 (培育)单位、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中期质量监测会。此次活动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承办,河南省教育融媒体运营中心协办。

  20位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45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四个赛场同时进行,现场打分出成绩。20位专家评委、55位大众评委围绕各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进展、存在问题、未来规划等多方面问题现场进行提问点评指导。

  接下来,我们一起直击现场。

  13:30,签到抽签

抽签决定答辩展示次序

  13:40,说明会

说明会现场

  14:00,汇报展示、答辩

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主持人汇报、答辩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汇报、答辩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汇报、答辩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汇报、答辩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汇报、答辩

专家评委现场提问

直击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思政工作名师答辩现场!

直击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思政工作名师答辩现场!

专家评委、大众评委现场实名公开打分,现场出成绩

主持人现场公布成绩

  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尹洪斌一行来到答辩现场指导工作并与评委、答辩教师进行交流。

尹洪斌讲话

  在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汇报现场,尹洪斌指出,心理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尹洪斌表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以及各高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都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名师工作室要充分发挥标杆、示范、榜样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正视问题、弥补短板,珍惜好、利用好名师工作室的品牌和机遇,与网络思政育人相结合,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段、跨学校发展。

  就现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辅导员如何适应名师工作室的发展需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尹洪斌提出以下希望:一要勤于学习。要持续性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包括心理健康方面,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化、高品位的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员。二要勇于实践。各名师工作室要在实践中担当起责任和使命,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问题学生做到早干预、早治疗。三要精于研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将多学科和心理健康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四要善于总结。不论是解决心理实际问题,还是做好科学研究,都要学会做到点面结合、群体和个性相结合,在总结中进步成长。五要乐于奉献。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首位,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发展,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向国家民族需要的方向发展。

  此次中期质量检测会采用线下集中评审的形式,公正公平公开,评委打分公开,评审团实名公开,答辩成绩公开。

  评分流程

  1.答辩顺序以抽签确定,选手按抽签顺序依次进行答辩。

  2.展示答辩流程(每人10分钟,6分钟汇报、4分钟答辩):结合PPT现场汇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未来规划。

  3.评分环节:评委包括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按照评分标准独立打分,选手答辩总分为专家评委×80%+大众评委×20%。答辩结束后,现场进行打分。

  评分标准

  总成绩由材料评审、答辩表现和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

  按照材料评审占比30%、答辩表现占比50%、平时表现占比20%的比例,评定出综合成绩。

  谈现状、说问题、找策略,以各工作室负责人为“带头人”搭建互动渠道,对内凝聚、互动共学、向外辐射、示范引领,进一步推动工作室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此次中期质量检测会既是对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培育)单位、思政名师工作室前期工作的总结交流,也是对构建网络育人平台矩阵笃行不怠的积极探索,又是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素质的实际行动。研究工作新规律、创新工作新方法,打造一批综合素质硬、育人特色明显的思政名师工作室队伍,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提升我省高校思政政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