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我省教育系统中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引发热烈反响和广泛热议。今天,一起来看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和成员的学习心得。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周社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化宣传教育,重点策划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主题活动,着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提升工作质量,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危机预防、课程教学、实践教育等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学生心理困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打造工作特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育人生动实践中汲取养分,探索开发本土可移植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接地气、出实效,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校园、幸福校园贡献力量。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河南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潘子彦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它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我们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室当仁不让,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聚焦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坚持育心与育德结合,建设“1+N”立体化的积极心育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知识与思政元素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二是创新教育方式,打造自信心、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学习和幸福成长等训练营项目,指导学院心理辅导站建设,与班团建设和学生骨干培训结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三是坚持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特殊群体学生排查制度,健全家校协同机制,畅通危机转介与沟通协调机制,做深做实做细危机预防工作。四是建设网络矩阵,全力锻造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积极心育队伍,精心打造资源丰富、名师荟萃和成果展示一体化的积极心育平台,发挥示范引领和凝聚辐射作用。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尚宇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必将激励大家积极作为、开拓进取,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不断提升心理育人的能力本领,在工作中一是注重全员参与,把握好“高度”,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工作渗透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资助等各个育人环节中,让全体学生主动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主动发掘自身潜能。二是注意内容形式,把握好“宽度”,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载体和内容,发挥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电台等新媒体优势,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心理育人全覆盖。三是注意层次类别,把握好“精度”,精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心理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组织心理健康讲座,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五级联动模式,发挥朋辈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助人自助,不断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学校双一流创建、河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工作室集体学习会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郭彦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和工作室的同仁们认真学习领会,积极研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改革创新,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一是做好思想引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健康身心与健全人格。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好融媒体育人平台、多维金课工程、项目品牌工程等,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在师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三是凝练工作特色,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新乡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朱金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结合自身心理健康工作来看,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各个主体,必须得到重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了五育并举、健康教育、健康监测、预警干预、人才队伍、健康科研、心理服务、成长环境等八方面内容。这也是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具体举措。面向未来,工作室将进一步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相应科学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为各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安阳师范学院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宝玲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自觉贯彻落实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按照“七个着力”的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实践课程示范引领,建强建优名师团队,打造培育教学资源,凝练高水平实践成果,推进心理健康社会服务宣传推广,让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水平高质量提升,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洛阳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白圣豪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当前,学生心理问题呈低龄化、隐匿化、复杂化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守护祖国的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强化政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心理育人的实际工作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积极展现名师工作室的担当与作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宣传为抓手,开展形式新颖、务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温暖有爱、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遵循“七个着力”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将在各项心理育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以文化人、润心育人”,教会学生心怀敬畏、崇善向上,培育学生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直面人生、积极奋斗的幸福感,着力培养大学生富有生命力的乐观坚韧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积极的力量。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安阳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吴青枝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更是今后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
高校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自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今后,我们将立足新时代高校心理文化育人平台建设和实践,强化价值引领,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打造高校心理文化教育品牌;紧贴时代特点,研究和把握新时代师生心理人格特点和时代要求,思政融合,育德育心,提升高校心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体统筹推进,健全并完善学校心理文化育人体系,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助力师生价值养成、心态涵养和人格健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校心理文化育人新格局。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余瑞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让我们深深地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自觉用以指导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将努力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深悟透,并灵活有效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与学生服务工作中,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教学、科研和学生心理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培养更多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工作室将积极主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下一步,工作室将重点加强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进一步拓展心理育人内容及形式,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转化,努力使心理育人工作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新乡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郭晓薇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工作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工作室将聚焦心理困难学生的预防和干预实践难题,致力于从宏观体制网络建设上加强各方力量的合作,从微观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法上解决实际困难,并以实证研究为支撑,基于循证思维,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应对之道,培育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张小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校要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要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青年人心中,使青年一代自觉担负起文化强国的建设使命。
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工作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育心育德”工程,利用课程思政,结合专业特点,成立高铁司机健康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开设“行车安全心理学”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全过程。“行车安全心理学”课程已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工作室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道德观、社会观、红色革命精神等浸润到学生的血脉中;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文化宣传形式,将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入学生灵魂深处,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樊红燕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目标使命、指导原则、工作重点等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学习好、领会好,并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
下一步,我们将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积极开展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持续以“大学生生命教育”为重点,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着力构建“守正、悦心、赋能”心理育人家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专业特色开展悦动、悦聊、悦读、悦思系列活动和第六届心灵信使技能大赛等心理宣传思想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青年学子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为其身心赋能、保驾护航。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军霞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激活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池春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条件,更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行动遵循。
工作室全体成员将深刻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真学真懂真用,消化转化内化,结合本职工作,聚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干预,积极作为。
一是深钻细研,注重消化。工作室成员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做到入脑入心,提升自身修养和政治自觉,在心理育人工作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二是渗透融合,注重转化。潜心磨课,将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者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在学生思想转化的关键处下功夫。三是以文润心,注重深化。利用“师专心悦工坊”“悦心亭”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做强心理文化宣传,汇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在意识形态引导上下功夫。我们将一起携手,坚持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共创和谐幸福校园,护航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红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个事关”的重大意义,围绕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七个着力”的工作要求,并用“极端重要”来评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现实洞察力、思想穿透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作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强化履职尽责,践行使命担当,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下一步,工作室将围绕“预防干预”研究主题,以“医教结合”和“家校协同”为重要抓手,构建完善专业化咨询服务体系、系统化预防干预体系、多元化协同工作体系,增强协同育人合力,通过深化以融通为重点的医教结合服务模式,优化以畅通为核心的心理危机预警网络,探索以沟通为导向的家校协同干预机制,拓展以贯通为目的的心理科普教育途径,积极打造“校—医—家”协同心理育人工作品牌,不断提升心理育人实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丁笑生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事关”“一个使命”“七个着力”等方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既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校园文化是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为深入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实际,做好三件工作:一是要建好“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工作室在研究、阐释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为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赋能;二是要打造“协同创新中心”,以“全域视野、本土洞察”为格局,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借助校所、校地、校企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政产学研创用一体化;三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矩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融媒体建设,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和认同,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工作室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并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培养理性、平和、健康心态的高技能人才作出更加出彩的贡献。
(以上按工作室所属学校排序)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文化人、培根铸魂,谱写我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