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丨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感悟南水北调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省高校师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增强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河南高校迅速行动、积极落实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以“山”“水”“河”“渠”“树”“字”作为关键词,按照6条主线路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今天,一起来看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的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师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7月5日至6日,河南农业大学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成立南水北调分队前往南阳市南阳医圣祠、南阳艾草文化博览馆、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南水北调渠首大坝广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等地,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生动实践

南阳医圣祠

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丨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感悟南水北调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在南阳医圣祠,实践队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一同祭拜仲景先师,瞻仰先师风华,了解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通过聆听讲解,队员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医圣祠考察时的现场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嘱托和催人奋进的期许。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学习中医药发展历史,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在中医药的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仲景精神继承好、传播好、弘扬好,也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南阳艾草文化博览馆

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丨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感悟南水北调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好艾在南阳”。在南阳艾草文化博览馆,队员们了解了艾与灸的起源发展、特色人文、医药价值、现代技术、助农扶贫、得天独厚的南阳艾及百艾争鸣的现代产品等内容。在参观中,队员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端午艾俗、艾草的中医传承、艾草所制的治疗美容产品中学习艾文化、艾知识,体会艾草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感知艾草跨越千年仍闪耀世界的巨大魅力,体味南阳人对艾草艾灸的人文情怀。队员们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艾草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殷切嘱托与期许,了解艾草特色产业在南阳的发展,体会南阳在做大做强艾草产业、助农扶贫、带动就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实践结束后,队员们表示,他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弘扬艾草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

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丨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感悟南水北调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在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队员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学习月季品种和自育品种在产业进步中的重要价值,了解南阳的月季特色产业。队员们一行还参观了南水北调城市园,顺着南水北调工程城市栈道,从“渠首南阳”启航,漫步“中原鹰城平顶山”“花样郑州”“莲城许昌”“灵水焦作”“大美新乡”“美丽鹤壁”“古都安阳”,走过“缤纷花海天津”,最终抵达“京华之地”。队员们感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的风土人情,体会城与城之间因清澈甘甜丹江水而派生出的山水相连、心意相通。

南水北调渠首大坝广场

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丨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感悟南水北调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南水北调渠首大坝广场,队员们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殷殷嘱托。在这里,队员们见到了清澈的南水北调水。南水北调是造福子孙后代、惠及亿万民众的德政工程,解决沿线二十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站在中线渠首位置更能够感受到这一工程的宏大。队员们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利在千秋,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生态保护中作出贡献,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使命责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

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丨河南农业大学实践队感悟南水北调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队员们走进淅川,见证淅川儿女舍小家为大家的满腔赤诚和无限深情,参观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馆、历代治水名人馆、大禹馆等。队员们从大型沙盘、展板中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改天换地的气魄。移民馆中展现的南水北调和淅川移民精神令队员们动容,南水北调的建成离不开淅川人民背起行囊背井离乡的无私付出,56座丰碑刻下了数万人民群众的名字,纵使岁月长流,千万牺牲仍不可忘,更要时时刻刻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于吃苦、团结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渠首精神。队员们纷纷表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中,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淅川人民伟大奉献精神,在之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将这种精神不断传承。

  这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体会中国精神、感受时代脉搏,用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队员们纷纷表示,在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地参观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南水北调的宏大与淅川人民的奉献。在新时代,队员们要学习淅川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行有所获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书记王海晶: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南阳。从南水北调城市园到南水北调工程模拟沙盘,再到真正站在渠首大坝前,我的内心十分震撼,这次南水北调实践,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站在渠首的大桥上,我再次深刻领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深知自己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不仅需要把个人事业发展融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浪潮,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文欣:从古朴的医圣祠到繁花似锦的月季大观园,从艾香扑鼻的艾草博览馆到碧波荡漾的渠首,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南阳之行,我感触良多。“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通过参观南阳医圣祠和南阳艾草文化博览馆,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内涵,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体现着文化自信,今天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发展、创新中医药文化,使其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晓飞:此次实践中,我们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南阳,从南阳医圣祠领悟医圣张仲景忧百姓之忧的情怀,看中医历经千年在新时代抗疫中仍然发挥作用为民服务。我们来到月季园,欣赏丰富多彩的花样世界,再次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站在南水北调渠首碑旁,看绿水奔涌向北、惠泽民生,不禁让我想起“问渠那得清如许”。向上游眺望,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泛舟水上,碧波万顷,我们抬头看丹阳楼依山而建,楼内调水路线蜿蜒,淅川移民雕塑树立,人文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切身感受到淅川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南水北调的无限魅力,感受到强大的中国力量。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牢记嘱托学思想,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激发勇毅前行动力,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