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行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5月19日—21日举办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专题培训班。
专家讲座、示范课观摩、分组研讨会......两天的培训日程干货满满,学员们直呼精彩!今天,一起来听我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委员有哪些收获与学习心得吧!
第二届“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涂凯迪
为期2天的培训,恰逢其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术强大,为全省思政课教师讲好“德法”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激发了灵感。
搭建平台促成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专门举办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培训,从教材修订、教参编写、教学展示、科研培育、成果申报等各方面开展培训,为思政课教师吃透教材、用好教参、讲好课程、做好教研进行了精准指导。
名师引路强改革。本次培训大咖云集、名师荟萃,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到科研,为思政课教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扎实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金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增强本领做服务。作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将认真履职,积极调研,加强交流,增强本领,为推动我省“德法”课教学改革贡献绵薄之力。
第二届“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晨
为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行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一场“硬核”的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
本次培训会有三个突出亮点:一是全员参与,覆盖面广。本次培训会涉及全省155所高校,近200人,同时线上网络全程直播,同步效果好。二是讲座主题鲜明,专家层次高。会议有邀请专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程教学的建议和对“德法”教材修订的说明;有中文核心期刊编委会主任对思政课教师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上的指导;有省内知名专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参使用、教学成果申报的经验介绍。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次培训会有专家报告、示范课观摩、小组研讨、场景教学等,使培训教师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会,“德法”课教师提高了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扩大了“蓄电”容量,拓宽了“放电”通路。畅谈未来,培训教师要将培训期间所学、所见、所思、所得融合到实际工作中,以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党性修养、执着的进取精神、优越的能力水平履好职尽好责。
第二届“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阮丽铮
两天的培训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六场报告,从教材教参的编写说明与重难点解析、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等等做了深入的辅导,既重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广度,不仅讲授理论和经验,又注重启迪思维和指导工作,每一场报告会都是亮点频仍,不断赢得了在场学员热烈的掌声。示范观摩课环节更为讲好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现实的范例。在分组讨论环节,学员们不仅交流了经验,学习了先进,也更新了理念。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学员们既开阔了眼界,又认清了差距,并进一步树立了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工作动力。
第二届“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兴华
2023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专题培训班是为全省“德法课”教师精心准备的一场教研饕餮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我们感动于刑国忠教授对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炙烈追求,震撼于葛晨光校长多年来对实践教学道、法、术、器的执着探索,也在冯秀军教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路径的展示中豁然开朗。
为期两天的思想激荡和“营养补给”使我深刻地感悟到,在后续的教研工作中:
要葆守初心、牢记使命、勇担职责。在思政课这项面向心灵的教育活动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化人,做好学生的“知心人”。
潜心教学、创新形式、直面难题。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和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主导权”设计精品课程,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重视实践育人、提高站位、整体规划。致力于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打造品牌、保障实效,做好学生的“铸魂人”。
此次培训是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助力思政课教师吃透教材、备好课、上好课,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充分发挥好关键课程作用,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