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听5位实践研修领队老师话感悟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教社科厅函﹝2020﹞2 号)要求,聚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研修,推动豫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帮扶工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7月9日—14日举办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本次培训由洛阳理工学院、哈密市教育局承办,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融媒体运营中心协办。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马院院长以研践学、以心行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弘扬精神,在交流中学习经验、汇聚合力。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已经圆满落幕,下面一起来看此次实践研修中5位领队老师的心得感悟。

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听5位实践研修领队老师话感悟

哈密市第八中学 姚雅茹

  7月9日到14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活动,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活动的讲解员,陪伴各位领导、院长们度过了为期一周的研修旅程。在本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更加全面而深刻地感受、了解了哈密。无论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红星军垦博物院所蕴含的红色血脉和文化,还是杨拯陆扎根边疆、埋头苦干三塘湖精神,以及杨忠贤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所展示的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都深深地震撼着我,而哈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也清晰地展示了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枝繁叶茂,成为了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研修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点燃了我爱祖国、爱家乡的炙热情感。

  通过与河南各高校领导、院长的交往交流,豫哈思政课教师的情感得以增进。作为一名哈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因此次活动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许多专家、院长高站位、专业化的讲解让我醍醐灌顶,特别是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找到了方向。

  启发我形式多样的上好思政课。让红色文化走进学生生活。目前,学校主要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人类的一切真知始于客体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知,才能够实现认知的内化,促成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和谐发展。

  讲好本地红色故事。有很多学生除了知道书中所提到的人物和故事之外,对其他尤其是对家乡的英雄人物一概不知。面对此种情况,整合适合思政课教学的校本资源势在必行。

  课前设置导学案让同学小组合作提前收集红色故事、课堂中展示情景剧表演等多渠道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初中思政课教学之中,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烈士的缅怀,珍惜今天的生活,真正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总之,非常感谢本次研修旅行,我收获满满,也欢迎河南的老师们再来我们大美哈密,愿豫哈友谊之花常开。

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听5位实践研修领队老师话感悟

哈密市第十四中学 阮荣辉

  7月9日,经过哈密市教育局思政科的培训,我们五位来自基础教育不同学校的老师迎来了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修班的百名院长。

  作为一号车的讲解和随行人员,我有幸认识了一组和二组的38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在六天的实践研修中,我和各位院长同吃、同住、同学习,从而使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求真务实的学风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每到一处,他们或是认真聆听学习、或是驻足思考、或是车程中讨论学习、或是入住宾馆后交流分享。

  六天的朝夕相处也让我和各位院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车程中,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这使我不仅了解了他们所在高校的办学特色,更使我了解了我们多才多艺的各位院长。商丘学院马克思学院院长李克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七品芝麻官》更是让传统戏曲走进了我们研修学习的旅程,给我们每位学员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教育。

  7月14日,我们在哈密机场依依惜别,大家合影留念,挥手告别。临行离开时,很多院长说:“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但我想说:“一次研修、一生情谊、大美新疆、甜蜜哈密欢迎您!”

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听5位实践研修领队老师话感悟

哈密市第三中学 谢丽娜依·牙库甫

  这个夏天,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相聚在哈密,展开了六天的研修活动。我有幸成为实践研修的讲解员,在实践探索和交流合作中和大家不断地加深了解。马院院长们才华横溢,知识渊博更是我们的榜样,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向院长们学习,追光前行。

  做一块蓄电池,常思常悟助力自身发展。本次培训就像久旱后的甘霖,让人酣畅淋漓地沐浴知识。六天的研修过程中,郑州大学马院刘吕红院长的专题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从“三个做到”详细解说思政课要做到统筹兼顾奏响“进教材”大合唱;做到全面协调奏响“进课堂”的大合唱;做到知行统一奏响“进头脑”的大合唱,让思政精神真正落地。

  每位院长在交流和报告中直击教学痛点,抓住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细致地剖析,对我们无疑是最大的帮助,让我们明白优化自身,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要怀着空杯心态需常有,知不足而勤于学,勤学勤思,做一块蓄电池;常思常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助力自身发展。

  做一个追梦人,深耕教学实现职业价值。原本在新课题尝试中迷茫的我,听完报告后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清晰的方向,常行常为,不断总结积累,让自己的课堂有效果,让职业有价值。我们虽是研修讲解员,但更是一次学习和内化的机会,加强了自身的认识,同时也给未来工作明确了方向,加深了指导。

  优秀的老师是一束光,指引我们一步步前行;优秀的老师更是灯塔,向四周散发光束,照亮我们年轻教师的路。未来我会以优秀为榜样,追光前行,踏实工作,潜心教研。

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听5位实践研修领队老师话感悟

哈密市中心幼儿园 崔秋虹

  我很荣幸有机会参与本次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成为随车讲解员。这也为自己提供了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这六天来,和马院院长们一起边走边听边看,和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院长说:“来到哈密就觉得莫名亲切,有你们陪伴感觉更亲切。”这次和院长们的相遇就像久别重逢一样。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在用心、用行动、用自己的热情让大家感受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与蓬勃生机。

  有句话说得好,不出阳关,不觉天地之悠远;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辽阔。这六天的研修更让我这名幼儿园老师与所有老师共同深刻感受到了哈密的红色血脉与文化。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会把这一路的西路军精神、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新时代新疆的伟大成就用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讲给孩子们,让他们也学哈密文化,知哈密历史,在他们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听5位实践研修领队老师话感悟

哈密市中心幼儿园 张渲

  作为哈密市中心幼儿园一名教师,我有幸同行参加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并担任本次研修旅程的讲解员,六天的随车之旅带给我职业生涯一次极为难忘的经历,我感受颇深,收获良多。

  这里有广袤无垠的草原、葱郁秀美的绿洲,也有苍茫无际的戈壁、不经雕琢的风景。寸寸风光旖旎,无不诉说塞外边疆千年沉淀的璀璨文明。

  沿着历史足迹,我们聆听着红色故事,感受到党和国家发展边疆、巩固边防、保护历史文化的坚定信念;走进乡村生活,我们体验了风土民情,领略了哈密疆土辽阔、人民热情好客、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信仰。

  作为一名幼师,我深刻领悟到,思政教育如同民族文化传承一样,不是一板一眼的应试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学习任务,而是在孩子幼儿时期,就要将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融入在他们生活与教育的点点滴滴。

  六天的陪同研修,让我感受到豫哈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各城市、各民族的文化交织与融合,离不开党对边疆富于特色的民族政策,更离不开红色背景下的思想文化建设。

  感谢这个夏天带给我不一样的经历,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理性、深刻的认知。

  以研促学,讲好中国故事;以研促教,讲活思政大课。通过此次实践研修,领悟新时代伟大成就,感悟多民族文化魅力,把实践研修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全力开创新时代马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