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学院:以“六大素养”为标准全面提升青年思政课教师综合能力

  为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7月26日至28日举办2022年度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修班。

  研修班主题论坛上,学员专家交流学习、金句频出。今天,围绕“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培养”这一主题,一起来听听郑州商学院的实践经验。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培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大素养新要求。六大素养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和根本遵循,也是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

  六大素养,既是对思政课教师存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为其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提供了方向。六个方面的要求互为整体、各有侧重,要准确理解,系统把握。其中,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是对思政课教师特殊本质属性的明确界定,政治要强起统领作用,情怀要深起规约作用;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是对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则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水平的基本要求。

  深化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质

  提升政治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化理论学习。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觉悟和学习主动性,与时俱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要深入研究党史国史,通过钻研教学和科研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青年思政课教师还要以先进典范为学习对象,在先进典范所内含的崇高精神的影响下,自觉地“比、学、赶、帮、超”,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深化认同,“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通过自学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自学和学他的过程中,青年思政课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专家讲座、外派访问学习、网络培训等提升自己。在教学过程和生活中,青年思政课教师除在思想上同党中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尖锐问题时,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定力,维护党的形象,做好国家宣讲员。

  增强责任和使命,厚植家国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强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其教学之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世情的了解,由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培养起爱国、爱人民的情怀,也促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认识,树立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倾听学生、帮助学生、启发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利用与学生年龄相近的特点,同他们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到真正服务学生;要始终保持仁爱之心,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伸出援手,“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要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和生活方式,利用自身经历和成长过程启发学生,解决他们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促进他们的成长。

  青年思政课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知行合一,心怀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以赤诚之心情系学生,以深厚情怀爱护学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论实践结合,拓宽视野、思维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还要熟悉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等重要专业知识,全面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因此,青年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学习,借鉴吸收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实践,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弥补自己理论功底浅、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有限的不足;通过备课、上课不断夯实理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相互衔接、融会贯通,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拓展知识,把理论和历史故事经过加工创造转化成吸引学生眼球、教育学生的案例,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潮并生,各种问题矛盾共存,世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多少影响着思政课教师的内心。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既站位高远又明辨善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以更好地回应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

  强化认同,严自律正人格

  青年思政课教师要以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严格的自我约束展示定力,以此来对抗职业倦怠、外部诱惑以及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强化对思政课的职业认同和事业之爱,主动学习新知识、容纳新事物;把从事的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追求,在三尺讲台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德性培育、品行涵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青年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师风扛起育人育心的时代重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灵魂影响灵魂、以人格塑造人格。

  通过培养六大素养,助力青年思政课教师成长,造就青年思政课教师过硬的本领,让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让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先锋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创造性作用,是我们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