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热词“躺平”风靡青年群体。
什么是“躺平”?简单来说,就是降低欲望,不长期工作,低成本生活。
不同人对于“躺平”有不同的理解。对此,咱河南高校的学生们想从青年人的角度聊聊自己的想法。看看他们怎么说!
所谓青春,不是“躺平”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 冯旖旎
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许多成功的案例易于被人们看到,以至于部分人觉得成功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甚至达到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认不清自己,也认不清现实,选择了恣意享受,也就是选择了放弃自己。
我身边也有一些选择了“躺平”的年轻人,游离于潜心修学、升学考研、加班挣钱的主流途径之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自我的规训。这看似是个体选择的自由,无需受限于预设的规则与标准,免于被无休止的“内卷”所约束,实则是陷入了一种消极的处世之道。
但“躺平族”的放弃是不理性的,绝望也只是间歇的。“躺平”无法发现价值,所有的价值都是人类主动去创造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青年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有理想,有抱负,能奋斗。所以,我想说, 不要“躺平”,奋斗起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拒绝“躺平”,奋斗的青春才最美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2017级学生 温馨
听到一句很流行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经历过2020年的疫情大考,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在学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一次又一次被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再次思考这句话的意义。
今天所谓流行的“躺平”,背后是无数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和无数奋斗者们的奋勇争先换来的。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时代的人在该奋斗的年纪都选择“躺平”,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认为,当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手中时,唯有奋斗才能圆个人梦、才能筑中国梦,而这些是“躺平”换不来的。
“苦尽甘来”的结果之所以会被大多数人所珍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人们付出辛苦后,会觉得来的甜更加珍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明白其实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躺平一时爽,奋斗一直爽
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学生 宋孝鑫
“躺平一时爽,奋斗一直爽。”躺平的说法不过是毒鸡汤而已,没有任何价值。
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最强、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好比“八九点钟的太阳”,生机勃勃、大有可为。如果行动上“躺平”,学习工作一有闲暇必然“摸鱼”;在“八小时以外”无节制地娱乐,必然荒废人生中提升能力的大好时机。
“年轻兴则国家兴,年轻强则国家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年轻人拒绝躺平,开始奋斗才是正道。用列宁同志的话与大家共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青年人,让我们一同站立起来,拒绝躺平,开始奋斗。
乘势而上,与躺平绝缘
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学生 张培峰
最近,不少青年加入“躺平”大军,主张“慢就业”、宣扬“佛系生活”、推崇“丧文化”,在并驱争先的社会发展大势中“自我隐形”,过着吃饭、睡觉、刷剧、打游戏、少社交的隐居生活,“躺”得理所当然,“平”得惬意自然。
本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浪潮中大展宏图的新时代青年,却选择用“躺平”对抗“内卷”,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宣泄情绪应当是“温和”的,但美化“躺平”是危险的,只有绝缘“躺平”才是主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现实的土壤中涵养梦想的种子。
奋斗才是青春本色
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 刘畅
我认为,青年人应当时刻自省,拒绝时时“躺平”,在不合理情绪“占领高地”时,需要合理合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切莫将自己的“丧情绪”在群体间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保持积极良好向上的心态。
在斗志昂扬的年纪选择接受“慢生活”,做“躺平族”中的一员,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奋斗才是青春本色,我们新一代青年群体要坚持民族精神,坚持奋斗精神,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今天,你“躺平”了吗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学生 任佳奇
“躺平主义”与前几年出现的“佛系”“葛优躺”“丧文化”等词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之前的“佛系”,还是今天的“躺平主义”,都是当下对于生活的一种消极价值观表现。
为了反抗巨大的压力,选择适当的“躺平”无可厚非,人都有疲倦期的时候,但不要让“躺平”成为一种常态。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奋斗,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一直躺下去,社会还怎样发展?
我想,“躺平”绝对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和代名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充满正能量的。
快醒醒,别“做梦”了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季荣祥
当下许多大学生认为发生任何事情都可以依靠父母,躺在床上也可以衣食无忧,在学校这样的舒适圈混日子,对高层次的生活闭口不提,他们每天刷着富人生活的短视频,梦想着一夜暴富,却忽视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失去了前进的欲望和动力,就干脆“躺平”了。
但“躺平”就不意味着就能够“躺赢”。“躺平”是对自身、家庭和班级的不负责任,甚至少数毕业生也在“躺平”——面对各种班级活动,不参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习惯;面对各种评优评先,不积极争取成了他们的常态。“躺平”大学生的这种生活态度实则是缺少班级凝聚力和责任心的表现。
隔离“躺平”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马凯
在我眼里,适当的躺平是可取的,而如果是一味的躺平应该已和咸鱼无异了。
值得注意的是,“躺平”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我们的身边应该会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在班集体中,有个别同学就属于“躺平族”,每次遇到班级、社团活动时都是抱着消极面对的态度,如果没有班委们在后面催促他们的话,想都不用想肯定不可能参与,更不用说在有班级任务时他们的态度。
“躺平族”同学就这样“惬意享受”着自己想过的校园生活:对成绩毫无追求,对自身能力没有要求,对荣誉也完全无感,仿佛看淡了一切。可想而知,你要是他的室友的话,天天看见他的“幸福生活”,看一个月没事,看一个学期对自己心态影响也不大,然后看个一学年两学年……你“心动”不“心动”?
因此,在我看来,一定要隔离“躺平”,要发挥学生骨干榜样示范作用,外加学校的思想教育引导,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隔离“躺平”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
”躺平“的生活毫无意义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张正祥
一些年轻人抱着“躺平”的心态生活,放弃竞争和进取,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我身边就有一些同学,大课不上,小课不听,甚至会一整天都待在宿舍里打游戏,完全在混日子,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而已。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是“躺平”,且毫无意义。
我们生活在国家富强的年代,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肩负重任,努力奋斗,拒绝躺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不要成为下一个“躺平族”
平顶山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学生 刘欣文
其实“躺平”这个概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佛系青年”“丧文化”的一种延续,是年轻人宣泄负面情绪的又一次发声,是当今被“内卷”潮流裹挟下的年轻人的一种自嘲,亦或者一种“悲鸣”。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赞同“躺平”只是借此发泄情绪,虽然挣扎于眼前的苟且,也向往着诗和远方。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成长过程中,许多年轻人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挫折教育来将他们扳回正确的道路。从长远发展来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尤为重要,想从根源解决“躺平”问题,需要在学校开展多方位立体化工作,现阶段“躺平”问题的本质仍需要社会去“托举”。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黄河科技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 曹雪
关于“躺平青年”,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如果只是把“躺平”作为适当地调节我们情绪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但是不要一直“躺”下去,一切回归正轨,该奋斗还是得奋斗,未来还是美好的,通过努力,我们才可以获得想要的生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并不是一句空头口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青年寄予的厚望。
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过幼师技能大赛等一些活动和竞赛,即使我知道有可能不能获得奖项或荣誉,但我仍然积累到了许多经验,为下一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未来的教师,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我都会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明确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奋斗才是强者的风采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专业学生 刘菁菲
“躺平”是一时低迷还是一蹶不振?是缓解一下压力然后寻找全新的能量站起来,还是彻底对自己和生活失去了希望?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记得有一个周末,我参加了“大河报义卖”活动。从6:30到12:20,6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我走了28500步,募捐到了178.9元,可是与此同时,参与人数也减少了近一半,坚持到最后的人也还剩了好多的报纸。后来,我了解到,他们在卖的时候被拒了好多次,再看到人就不敢去问了,干脆坐在树荫下等着我们结束。而那些直接走掉的同学竟是因为不敢和陌生人开口。我问了几位放弃的同学有没有后悔,他们都说有一点后悔,但是看到别人走了,自己也就跟着走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生活中可以存在“丧”,毕竟每个人都会有烦心事,但一时的失意沮丧不等同于丧失希望,毕竟奋斗才是强者的风采。
美好的“续集”由你我书写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2018级表演专业学生 范力豪
三年前,我上高中的时候,大多社交媒体上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现在,“90后”已经成为的社会的中坚力量。抗击疫情时,我们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就是最好的答案。
有句话说得好: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肩负着时代重任,使命千钧,重任在肩。
前几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都被袁隆平老先生及吴孟超老院士逝世的消息刷屏。前有十里长街送总理,今有万人排队送袁老,袁老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在关心他为之所奋斗一生的事业—水稻的生长状态。吴老院士治病救人78载,把手术台当作了报效国家的平台,创造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无数个中国第一,当看到九旬高龄仍坚守在手术室这样的信息时,我们青年一代还“躺”得下去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拼搏呢?
前段时间被刷爆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青年一代当中获得极大的反响。很多人会问“这么好的电视剧为什么没有续集”,其实,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续集,接下来的故事由我们用奋斗之笔来书写,每一个青年人都不应该缺席。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2020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 田士峥
作为大学生,我们经常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灵魂拷问:“你今天学到点什么”“你本学期成绩怎样”“你找到工作了吗”……有人因为承受不了压力或者因为接受不了失败而选择“躺平”。
如果“躺平”只是暂时缓解压力,是为更加强有力的崛起积蓄力量的话,我觉得可以“躺一躺”,但如果是无欲无求,得过且过的“躺平”,那我就觉得就应该“醒一醒”了,毕竟长时间“躺”着的话,我们的身体机能就有可能退化,奋斗的意志就会更加薄弱,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大学生与其“躺”着浪费时光和生命,还不如选择奋起拼搏,“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20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 王海龙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有人感到“追求成动而不得”,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人感慨“成功体验太差,不要也罢”,面对种种压力,有人感叹:人生目标太远太难。于是他们选择自我解脱、一躺了之、无欲无求。
而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屏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土黄国平的论文致谢,他面对困难坚持自强不息用拼搏改变命运的过程感动了无数人。他没有在应当努力的年纪选择躺平,没有在应当坚持的时候选择逃避,而是用奋斗把苦难写成诗,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这才是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避免在生活中盲目跟风,在应该奋斗的年纪,就应该全力以赴。
拒绝“躺平”,争做时代优秀青年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人文学院2017级法学专业学生 郭胜
年轻人的使命并不是为了适应社会而改变自己,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去改变社会。青年人应拒绝做“躺平”一族,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考研就是拒绝“躺平”的很好例证。它是一种虽然结果未知,但愿意不安现状,积极追求进步并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虽然我们每天都要与黑夜作斗争,充满许多艰辛,但同时又是磨练自己,值得回味的过程。
很幸运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并成功上岸。在此,我想说的是:只有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才可能活得精彩,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只有勇于奋斗、不安现状的人,才可能真正获得幸福。
如果年轻人都”躺平“,祖国的未来靠谁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李仪琳
关于年轻人“躺平”这一问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年轻人不能“躺平”。他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果年轻人都佛系了,那么国家的未来靠谁?
我们都应该知道,像俞敏洪、董明珠等等这一代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秉持着拼搏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绝不是所谓的“躺平”态度。他们不仅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为社会的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他们是我们应看齐的榜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身上肩负着时代和历史所赋予的伟大使命,绝不应选择“躺平”而过着毫无意义的人生。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传媒学院2020级广告学专业学生 付杰瑞
“躺平”的生活态度竟然变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精神归宿”,这让我真的感到很气愤!
有人说选择“躺平”的人是为了抵制内卷化,而“躺平”是他们反抗的方式。而我认为用这种无所作为的方式来想要改变这个社会是不可能的,只会让这个社会停止运行,甚至使社会倒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说有一个宏伟目标,我们至少需要有一个长久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我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并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可以成功。拿我个人来说,我第一次高考仅仅考了397分,距离二本线四五十分,但是我不服,于是我选择了复读。我每天早上五点就醒了,晚上11点睡觉,仿佛用一年时间把之前高中三年浪费的时间全部补了回来。一年后,我高考513分,比上一年提升了一百多分。
在我看来,年轻人就应该有活力,有激情,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就像那句话:“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心里应有火,眼里应有光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医学院2020级护理学专业学生 李曼玉
年轻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我们的追求影响着国家前进的方向。
战争年代的青年,投身革命,不怕牺牲;新中国建立初的青年,献身建设,不怕吃苦;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追求知识,热爱学习。这些时期的青年都是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好在当代青年也从未选择躺平。疫情暴发,年轻的白衣战士,逆行出征;边境边关,年轻的人民子弟兵以少敌多,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航天中心,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科研人员,已经是中坚力量....…在大风大浪中,青年一代不负使命,不负家国。他们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他们从未选择“躺平”!
历史的担子从前辈肩上接过,我们应该做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后浪,而非躺平的佛系青年,我们不但要奔涌,更要踏浪前行!
”躺平“只是偷懒的借口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理工学院2020级环境科学学生 李柯彦
在我看来,”躺平“是对自己人生的不在意,这个社会是残酷的,如果自己不努力去争取,又怎么能在社会大潮中立身?
很多人把躺平的原因归结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但归根结底,这只是一个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偷懒的借口。躺平的结果是什么?是对着自己碌碌无为的人生自怨自艾,是对着别人充满乐趣的人生的羡慕。
青年一代本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可是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躺平,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何况我们是国家的希望,如果我们选择躺平,不进取,那么,祖国的未来又该交到谁的手里呢?
拒绝“躺平” 从我做起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体育学院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张晶晶
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拒绝“躺平”,年轻人应该对未来抱有信心,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首先拒绝拖延,及时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其次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勇敢的面对生活;最后,制定目标,让自己不是盲目地追求,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
毛主席在莫斯科演讲时,说过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