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积极推进洛阳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教育局主办,洛阳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承办的2021年度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
洛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国强,洛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战杰,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索秋平等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观摩指导。
经过前期各县区和学校的选拔,各学段共遴选出167位优秀思政课教师进入决赛,参赛选手按照幼儿园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高校组6个组别进行现场15分钟的微型课展示,由专家评委现场评比。
参赛选手结合大中小幼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生动形象的案例、富有特色的教具、铿锵有力的语言充分展现了洛阳市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彰显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风采。
本次大赛是对大中小幼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体化推进的探索,是不断推进洛阳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学融通、资源互通、有效衔接的有益尝试。
下一步,洛阳市将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共同成长,做到站好思政课讲台,提高立德树人实效。
来看看此次比赛的主要负责人、评审老师和参赛选手,有哪些收获吧。
洛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战杰
洛阳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研讨、同上一堂课等一系列措施,试图打破大中小幼思政课的课堂壁垒、学科壁垒和部门壁垒。
此次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旨在结合不同学段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及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实现大中小幼思政课程有效衔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集中集体智慧共同打造思政“金课”。大赛不仅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了展示基本功的舞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思政课教师对上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感,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打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油助力。
洛阳市中小学教研室政治教研员 刘军芳
初中组32名选手经由前期市直属学校、各县区复赛的选拔,优中选优。每名选手实力强劲,决赛竞争激烈。参赛选手们能够准确把握思政课在初中阶段的课程要求,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精神,紧扣新课标、深挖教材内容,政治素养目标明确合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革命传统、创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各位参赛选手能够科学合理设置问题,富有启发性、递进性、拓展性的微型活动课精彩的呈现在评委眼前。注重情景设置的真实性、生活性、典型性,让现场充满沉浸式的体验。开展多元互动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探索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议题式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电影《长津湖》、时代楷模张桂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全国劳模、道德模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物成为闪烁在决赛舞台上最经典的画面,“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豪迈誓言,在讲台上一遍又一遍的响起。选手们用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精炼的语言,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台下的评委们。
小学组34名选手在复赛中脱颖而出。经历了激烈的选拔,选手们高度重视本次决赛。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揣摩所选教材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准备趣味十足的教具和道具,将小学德育与思政课完美融合。讲台上,精彩纷呈、亮点频现,选手们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体验、观察、参与、讨论等多种学法中被充分激发、唤醒、落实,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活力四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融洽,充分展示了参赛选手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本次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不仅为参赛的老师提供了展示思政课基本功的平台,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思政课老师对上好思政课、落实好教育使命的责任感,促进了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思政课老师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责任,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赛选手
幼儿园组
洛阳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杨璐
这次活动让我有了很大的成长,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找到契机,渐渐拨开迷雾,将幼儿思政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从生活实际提升精神内涵,再回归于生活实践,让幼儿思政教育真正听得见、看得懂、体验得到,更好地激发思政治教育活动的育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脚踏实地、扎实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的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知适应发展的需要,牢记教育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小学组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教师 王雯卉
今年我有幸参加“2021年度洛阳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路走来有坎坷、有收获,更多的是自我的成长。
一次备课一次积累,一次活动一次学习,一次比赛一次成长。
通过这次比赛,我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的,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它的本质是体现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落实教育。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从生活中挖掘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初中组
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思政课教师 许丽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更应该是道德的典范,是学生的引路人。本次授课,收获良多。我从思想到行动都有了质的提升:
第一,重学讲话精神,深化思想认识。第二,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隔阂。第三,打破课堂围墙,社会融入课堂。第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探索过程中,我做了一次尝试,虽有困难波折,但我相信,用信念坚定思政课堂,用情怀站好三尺讲台,用奋斗书写人生价值。每一位思政老师都会厚积薄发,来日方长!
中职组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洛龙校区办公室副主任 刘慧琳
此次比赛使我获益匪浅。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身为一名教师,我把能上好这节思政课作为参赛的目标,更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的始终在自己作为今后教育教学的目标。渐渐地,使学生文化基础加强,自主发展能力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及能力提升,同时,政治认同感得到增强,理性精神得到提升,法治意识得到强化,社会担当意识得到激发,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人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组
洛阳市第八中学政治教师 郭婧婧
通过本次比赛,我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教材,尝试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同时,我进一步反思: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更好的推进议题的展开、师生的参与、活动的定位、议境的提升?总之,这次比赛是一个大讲堂,让我开阔眼界,学习别人;它又是一次大检阅,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它还是一次大扫除,帮助我发现自己平时工作中不曾发现的死角。
高校组
河南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 谢向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本次我有幸参加了洛阳市大中小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高校组决赛。为了讲好决赛的15分钟课程,从课件制作到课程设计,从内容的准确性到理论的深度,中间经过了反复的打磨,最终确保呈现的课程内容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趣味性。
这次比赛对我们每一位参赛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特别的集体备课,我深深地感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师任重而道远。如何树立系统思维、守正创新,系统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如何有效落实学段纵向衔接、内容逐层递进是今后教研的重要方向,同时也需要我们潜心探索改革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总结、不断突破、不断进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能,让思政课堂变得“有血有肉”,把思政课真正讲到学生心坎儿上,深受学生的喜爱。
评审老师体会
幼儿园组
洛阳市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中小学教研室幼儿教育学科兼职教研员 王利晓
洛阳市幼儿园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共有32位教师参加。老师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为依托,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思政教学活动。将祖国的故事、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等一系列内容,通过丰富的情境、多样的操作材料、贴切教学视频,巧妙地和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地链接,暖暖的红色力量激发幼儿的爱国精神,也让红色力量深深嵌入孩子们童真的心。
本次评比活动有效推进幼儿园思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让老师们认识到幼儿园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丰富性,激荡着老师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学组
洛阳市老城区第二小学一级教师、洛阳市道德法治兼职教研员 崔峥
室外菊花傲霜放,室内巧设赛课忙。本次竞赛活动由各县区在小学组复赛中脱颖而出的34位教师参加,他们将比赛作为自己素质提升的一大契机,充分考虑思政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到了精心准备,认真研读教材,揣摩所选教材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将德育与思政完美融合。课堂上,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体验、观察、参与、讨论等多种学法中被充分激发、唤醒、落实,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平等、融洽,充分展示了执教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作为思政教师,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真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此次竞赛活动不仅为赛课的老师提供了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舞台,也达到了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活动目的,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小小课堂,大大思政,相信思政教师将会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中组
中小学一级教师、洛阳市兼职教研员 张艳
本次大赛初中组由各县区复赛中脱颖而出的32名教师参加,他们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素材选取与使用、教学风格等方面有出彩呈现。
教学设计方面,有老师采用主线式、版块式等常规方式,也有老师另辟蹊径,如《坚持改革开放》一课,以线上研学旅行的方式贯穿课堂,带领学生在一个个云展厅里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方面,有老师通过巧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在体验中内化教学目标,如:请学生根据国家发展宏伟蓝图勾画自己的人生发展蓝图,感受自己与祖国共成长;有老师将知识问题化,不断追问,引发思考。如:言论自由不是我们的权利吗?为什么还会被惩罚?自由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珍视自由呢?
素材选取和使用方面,有老师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有老师选取重要的时政素材,即便是同一素材的使用,老师们也见解各异。如:热播影片《长津湖》,有老师利用它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老师把影片中的冻土豆带到了课堂让学生品尝,真实感受志愿军条件的艰苦,还有老师利用影片中的情节“伍万里连夜归队”,感受责任担当。
教学风格方面,有老师激情如火,让人备受感染;有老师循循善诱,使人深入思考;有老师深刻睿智,给人启发;有老师独特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此次活动展示了老师们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技能,切实发挥了教学比赛在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带动作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精细备课,交流分享,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中职组
洛阳市第四职业高中高级讲师、洛阳市中等职业教育思政课中心教研组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 沈钦
中职组20名选手授课风格各异,整体精彩纷呈,具体地讲,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突出价值取向,把政治认同等思政课的核心素养渗透到了教学各个环节。比如,选手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普遍选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对青年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等材料等,实现了学科教学知识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机有机结合。
二是突出实践取向,体现了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选手们普遍注重教学内容与中职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机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实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成长、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比如,面向建筑专业学生授课的老师,引用网络歌曲《2035去台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来参与修到台湾的公路建设,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突出实效取向,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手们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做到了有机结合,增强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比如,有选手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线索,通过栾川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等事例,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让学生增强了亲近感,有效增强了对“两山”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高中组
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洛阳市高中政治兼职教研员 刘宝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共洛阳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恰逢其时举办这次技能大赛正是为了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促进教师切磋技能、交流分享、合作共赢,通过辐射带动,提升洛阳地区思政课整体水平,助力洛阳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赛中,高中思政学段共26名选手参赛,无论是城市区还是县域的思政老师都很重视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来都是各学校思政教师团队集体智慧打造出来的精品之作,无论是教育教学基本功还是教学各环节的设计都显示出洛阳市思政教师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既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高度吻合,又做到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不同程度的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组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薛妙勤
11月25日,我有幸参与了2021年度洛阳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决赛(高校组)的评委工作。
我是23号下午接到评委任务的,老实说,我很期待!因为我深知能够进入决赛的不易和重大意义——第一,参赛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精挑细选产生的;第二,就是选题与设计,那是多少次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出来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手的训练,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畅游书海,增添删减,去修改完善每一个细节,讲了听,听了讲……可以说,每一段展示都渗透着选手和团队的心血与智慧。
我是怀着庄严的心情和学习的态度来到赛场的。果然不负所望,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为什么要做有德之人”到“弘扬中国精神”……一个个平实、严肃、高大上的话题被选手们演绎的跌宕起伏,生动有趣,同时又紧紧围绕着主题。有几位选手真的是各具特色,难分高低。当然也有选手因为紧张或准备不足表现平平,从课件的制作到临场发挥都还需要更大的投入与研磨。因为思政课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如果没有打动自己,就很难感动听众。
此次大赛赛出了水平和风格,选手们场上充分展示自我,场下真诚分享与交流。相信此类大赛必然能够进一步调动广大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助威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