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手机版

用青春书写担当与梦想
——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颁奖典礼侧记

河南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12-17 15:22:47.0

  4月27日晚,在河南广播电视台,一台以演讲分享为主线的颁奖典礼晚会隆重举行。这台晚会的颁奖对象正是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活动结果揭晓,共有10名大学生和1个大学生集体获此殊荣。最美大学生们的故事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用青春书写担当与梦想。


  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亮相中原


  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共青团河南省委等7个部门共同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大河报、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等承办。


  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活动分推荐、初评、终评、表彰4个阶段进行。通过单位推荐、严格筛选、集中宣传、公众投票及组委会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10名大学生和1个集体,他们分别是: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院本科生马维祥、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本科生王雅清、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刘相臣、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本科生闫畅、安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杨恒杰、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吴人杰、河南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本科生张永升、商丘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张娇、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专科生程兆东、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魏斐、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集体)。


  在这些入选的大学生中,既有情系家乡、为精准扶贫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创业者,也有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既有携笔从戎、筑梦边关的卫士,也有勇于钻研、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科研人;既有怀揣匠心、誓做大国工匠的传承者,也有孝老爱亲、自信自立的生活强者……在颁奖典礼上,最美大学生们用演讲的形式,讲述了他们为之奋斗的“青春”是什么模样。


  “河南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据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王继东介绍,该宣传推介活动今年为首次开展,以后将每年开展一次。


  最美的青春在那一刻绽放


  4月27日夜晚,注定是个不眠夜。晚会一开始,由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带来的开场节目青春歌舞《点亮未来》立即引爆全场,台下大学生们伴随台上的节奏韵律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第一个登上舞台的是王雅清,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春最美的样子。一身绿色迷彩服,再配上飒爽的军姿,王雅清一上台就赢得台下大学生们的欢呼。


  “2014年9月份的我,给青春理了一个短头发,从‘绿色农大’走到‘绿色军营’,令我骄傲的是成为一名通信兵。通信兵被称为“首长的耳目”“军队的神经”,而要想配得上这一称呼,我们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完成上千个号码的背记。战友们说,王雅清真有背号码的天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天赋就是努力和不服输。”舞台上,王雅清以“青春的一抹橄榄绿”为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携笔从戎的故事。


  在对王雅清的访谈中,河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林泉对她是这样描述的:“从王雅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学子的精气神和家国情!携笔从戎,不忘初心,灿烂青春展芳华,这就是最美大学生!”


  在颁奖典礼现场,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张娇一度让台下观众潸然泪下。


  “2014年,对我来说是个坎儿,爸得了重病,没多久就走了。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妈病倒了,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压在了我身上。我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呢?于是我下定决心,带着妈妈一起去上大学。”舞台上,张娇双眼噙满泪花,“为了节省一点生活费,我每次要到很远的地方买便宜的菜。为了不耽误做兼职,大雪天我都要跑步去打工。平时学校的课业,只有等妈妈睡着后才能复习。虽然很累,但我知道,因为有妈在,我还有家。”


  张娇的演讲结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文静走上舞台,给了柔弱的张娇一个深深的拥抱,并安慰道:“这么瘦小的女孩,肩上担着这么重的担子,却还这么阳光,这么坚强,勇做生活的强者,这不正是我们最美的大学生吗?”


  这个夜晚,最让台下观众挂心的莫过于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集体奖的获得者——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他们用“无声的表演”征服了全场观众。


  现场听了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的演讲,河南农业大学2017级学生唐广辉兴奋地说:“我是以学习者、记录者、聆听者三重身份参加颁奖典礼的。在现场,每位获奖同学的事迹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同为大学生,他们的坚持、努力、责任、孝心等‘闪光点’,都值得我学习。作为学生记者,我很开心能将他们的事迹传播出去,影响更多的人。”


  特邀嘉宾现身颁奖典礼,现身说法激励学生


  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那才是真正的“青春无悔”。当晚的颁奖典礼还邀请到一位重量级嘉宾——邓亚萍,她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奋斗史,她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的成长,她是河南人的骄傲。


  邓亚萍和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故事。“1998年,我虽然已经在清华大学读书,但是我的英文是零基础,为了更好地到国际奥委会工作,我渴望到英国剑桥大学去学英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邓亚萍有过失落,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直到她读完了清华大学的本科、诺丁汉大学的硕士,才重新燃起了信心,“我是不是可以去试一试,完成这个梦想?所以我鼓足了勇气,去申请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只要我们有梦想,就一定要去追,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这样梦想才会实现。”邓亚萍说。


  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继续读书深造和就业如何抉择……在与现场大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时,邓亚萍激励大学生要增强自律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抓住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去学习,去锻炼,去做梦,去追梦。


  颁奖典礼还邀请到另一位嘉宾——中国留学生代表卢森通。为何邀请留学生代表呢?颁奖典礼的编导卫雪怡说:“卢森通是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南阳人。2017年12月17日,卢森通作为执笔人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同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回信。像卢森通这样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无论自己身处何地,都应心系祖国。”


  “我们每一个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密切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一定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颁奖典礼上,卢森通这样激励同龄人。


  伴随着一曲河南师范大学原创合唱《我爱中国》,颁奖典礼进入尾声。颁奖典礼最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苏长青,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郑邦山,中共河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蔡新民,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总编辑孟磊,河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李波,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王笃波等领导到台前与获奖的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勉励他们响应号召,心系祖国,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颁奖典礼结束后,商丘工学院教师陈明激动地说:“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不得不感慨,河南大学生好样的!他们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值得每一名大学生学习。学生个个都这么优秀,我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努力了。”


  (原载2018年5月1日《教育时报》,作者:黄发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