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客观理性看待当前疫情形势,做好个人防护和心理疏导,商丘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作用,扎实有效开展好特殊时期“互联网+教育”的心理育人工作,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一、加强宣传,传递网络“心”能量
在疫情防控早期,学校分别发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科学防控、共抗疫情”倡议书》等,并会同党委宣传部、公寓、团委、二级学院等部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班级QQ群、抖音等多种宣传渠道,向广大师生第一时间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心理调适技巧,使其坦然应对疫情防控心理应激。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官方微信、QQ空间等平台,每天定期推送“战疫情,暖心行”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和心理自助小技巧,引导广大师生能用“理性平和、健康心态”应对疫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传递网络“心”能量。
二、开通热线,解决公众“心”问题
1月29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专业优势,在河南省率先开通免费心理支持热线电话,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值守,有需求的师生和社会公众可随时拨打热线电话。1月30日,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向社会开展网络心理辅导服务的通知》,充分发挥了42所基础较好的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组织专业力量在疫情期间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网络心理辅导服务,我校位列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种类型的信息铺天盖地,给每个人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人出现了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心理支持热线电话在舒缓来访者不良情绪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注重探索,再添督导“心”举措
在当前严重的疫情背景下,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也产生了较强的无助感,一部分人甚至出现了神经症性问题,而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往往因为热线电话形式及自身经验等方面原因,有时会遇到困难,不能达到应有的咨询效果。这时,就需要督导帮助其寻找原因并修正咨询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咨客获得成长和改变。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团队充分利用企业微信版“视频会议”功能,定期召开师生疫情防控专题心理咨询督导、案例交流视频电话会议,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四、创新载体,丰富网络“心”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覆盖面,使更多的人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发挥3100多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
经过前期积极筹备、广泛动员,在中心统一组织及专业培训指导下,朋辈心理辅导员们通过QQ、微信等公众平台开展网络“护心滚雪球”活动,他们一传十、十传百的向家人、朋友或社会公众传递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应激状态下人们在情绪、躯体、认知、行为等方面出现身心反应、调适方法,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减轻人们在疫情防控中的心理压力。
五、主动融合,把握时代“心”课堂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手段保障疫情防控及延迟开学期间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学校教务处研究制定了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工作预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任课教师根据工作实际调整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利用智慧树教学软件,积极参加线上集中学习和培训,做好线上教学的所有基础性准备工作,为实施网上授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坚决做到“停课不停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商丘工学院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商丘工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