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百变丝巾
河南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19-07-09 14:40:48.0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丝巾是孩子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它色彩鲜艳、质感柔软、易于造型,是一种易收集、能再用的美术创作材料。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并乐于创造。因此,本次活动引导大班幼儿感受生活中丝巾的变形,并借助于幼儿感兴趣的动物形象,尝试用借形想象的方法,体验丝巾创作独特的艺术感受,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愿,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丝巾的变形,尝试用丝巾借形想象。
2.体验丝巾创作独特的艺术感受和乐趣。
重点:感受生活中丝巾的变形,体验丝巾创作独特的艺术感受。
难点:尝试用丝巾借形想象,并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丝巾若干条、音乐、PPT、小视频、黑色长条纸、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玩丝巾,初步探索丝巾的变形。
瞧,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保暖、装扮等)
如果请你们和丝巾做游戏,可以怎么玩呢?试试吧!
你是怎么玩的? 你呢?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二、看视频:百变丝巾,感受生活中丝巾的变形。
这条小丝巾很神奇,能变出什么造型!让我们看看吧!用小丝巾变出了什么?(小花、小鱼、蝴蝶)还有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吧。
三、欣赏“丝巾变形动物”,唤醒想象。
小丝巾能变出这么多造型,刚才某某用丝巾变成了小鸟,你是怎么变?(折一折、摆一摆)还能变成什么?再去试试吧!
瞧!小丝巾变成了什么?除了摆一摆,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玩丝巾变形?都来试试,看看你能变出什么小动物?
四、变丝巾,进一步尝试抛物借形想象。
1.第一次集体尝试。
你变成了什么动物?你是怎么做到的?
小结方法:用丝巾变形,可以先抛一抛,转着看一看,象什么?为了更像,还可以动手在折一折、摆一摆。
2.欣赏《动物狂欢节》,发散思维,支持想象。
在动物狂欢节中,你都看到哪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动物狂欢节中,需要邀请更多的小动物参加,你们来试试,把它们变出来吧。
3.再次集体尝试,合作变形,并利用辅助物进行装饰。
五、分享创意、分享快乐!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创意吧!
六、延伸活动:生活中的丝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