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立”办学理念 构建“五位一体”格局 努力建设形神兼备的应用型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28 14:22:44.0
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南阳理工学院坚持“立本、立真、立特、立新”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队伍、科技服务、开放合作办学等“五位一体”的转型发展工作格局,加快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协同育人,努力建设形神兼备的应用型理工大学,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转型经验,奋笔书写了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新篇章。
一、聚焦立德树人,让培养质量高起来
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凸出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校企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平台+模块+方向”的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实施卓越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将课堂移到企业、工程实景引入学校;共建了“九州通班”“宇通重工班”等校企合作订单班30多个。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2018年荣获国际奖项12个、国家级奖项239个、省部级奖项360个,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我校学科竞赛排名全国本科高校256位、全省第9位。助推学校荣获了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品牌高校”和“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
二、面向产业需要,让专业特色立起来
坚持“凝练特色、强化应用、亲近产业、服务地方”的专业建设原则,围绕服务南阳“两轮两翼”、九大专项需要,大力推行专业建设“大舰战略”,整合打造了先进装备制造、信息光电、仲景康养等应用型专业集群。中医学专业通过国家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申请;拥有教育部、省教育厅“卓越计划”试点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特色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5个。
三、着力外引内培,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引进培养俱重、专任兼职并举、校内校外相济”的工作思路,全力建设专兼结合、校企混编的教师队伍。建立教师成长支持系统,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举办“教师工作坊”“教师研习营”,推动教师转型发展;与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每年选派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引进和聘用大国工匠、知名企业家、行业高管、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学术报告,指导学生实践实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65%。
四、注重科技应用,让社会服务亮起来
对接服务南阳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打造了一批科技集聚共享平台,目前拥有省院士工作站、省张仲景方药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资源与发酵技术重点实验室、移动终端自适应处理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平台28个。邀约博士导师、南阳籍知名专家,联合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跨学科、跨专业整合组建了98个科技研发服务团队;深入实施《转型发展全面服务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举办校地校企集中签约大会,承办南阳市首届科技成果发布交易会,先后为南阳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370余项,荣获各类成果奖励200余项。与张仲景大厨房合作研发的“仲景香菇酱”,带动西峡香菇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催生加工企业200余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年销售额达12亿元;与陆德筑机联合开发的“产品图纸自动审核及智能拼图软件”荣获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金奖;与南阳防爆合作,提升电机性能,创造效益1028万元;与西峡水泵厂合作,降低水泵噪声,创造效益5000万元;与牧原集团、南阳王府、淅川川江缘等合作研发中医食方食材,助推南阳大健康大厨房产业发展。大学生创业企业河南维京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被“央视财经评论”报道;创新团队研发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被作为典型案例写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报告;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作为遴选的5所高校之一,在2018年全国经验交流会典型发言。
五、拓展办学路径,让开放办学活起来
搭借京豫高等教育合作平台,深入推进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结对共建;校际合作不断拓展,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南阳分中心、天津理工大学南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花落南工;举办了仲景智慧康养项目专家咨询会,协办了南阳仲景论坛智慧康养产业发展高端峰会;充分发挥中原在线联盟作用,积极参与汉江流域大学联盟、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的互动交流;承办了全省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第二届全省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发展峰会等。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实施现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合作,每年选派师生赴国外境外访学、攻读学位和交换学习;在韩国设立了2个仲景医学分院,累计培养韩籍中医人才近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