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排头兵”
发布时间:2019-04-28 13:41:06.0
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示范院校、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独立学院等荣誉。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建制度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源泉,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党建文化作为一个党派的活力与灵魂,党建制度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游离的,只有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学院发展大局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发展力。近几年,学院党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关于院班子成员在基层党支部建立联系点制度》等十余个文件,出台了充分发挥基层党总支核心作用的一系列制度,修订了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了深入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注重发挥党建文化凝心聚力、激励引导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以“本”固“基”,通过加强党建制度文化建设来夯实整个党建文化的基础,完善以落实执行力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化。加强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编制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党建基础工作标准化手册》,开展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深化达标创建,提升党务人员履职能力。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贯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始终,取得良好效果。
二、激发基层活力,加强党建文化阵地管理
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释放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是夯实党建根基的最重要保证。这就需要以创新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建设“立体化”的党建文化阵地,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建带团建,扎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在精神上塑造人、行为上引导人、服务上贴近人、效果上感染人。利用文化设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宣传党建文化的理念、准则等,让每一名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牢记党员责任,在心中筑起忠诚于党的神圣精神殿堂。
学院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三个坚持”的理念,即坚持摸清底数,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传导压力;坚持深学与实做相结合。第一,分类指导方面,根据机关支部、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的情况而各有侧重,机关支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政治品格,为学校事业发展凝心聚力、建言献策。教工支部进一步树牢宗旨意识和规矩意识、强化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并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以及指导学生成人成才、服务社会等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学生支部注重立学重践,学思践悟,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成才梦想,切实在专业学习、群团工作、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第二,院党委书记抓二级党组织,二级党组织书记抓支部书记,一级抓一级,加强工作压力传导,充分发挥书记主导作用,发挥书记的榜样引领作用。第三,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以集体学、自主学、辅导学、体验学等方式,请专家做辅导报告,编印学习资料,推荐学习书目,让广大党员自主学习。观看正反典型影视片,将学习教育活动与党员承诺制,党员进社区和学生宿舍、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结合,让广大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受教育,发挥作用、树立形象。同时,充分应用学习强国平台,积极持续地开展学习。各总支、各支部坚持每周上报学习强国学情,督促组内成员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党员、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党员之间相互影响,“传、帮、带”作用得到发挥,党建工作形成合力。
三、借助“互联网+”,加强党建文化创新能力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迅猛发展,学院借助“互联网+”,加强党建文化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一是创新入党启蒙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让入党启蒙教育贴近学生、更接地气,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党课的组织和培训,让学员获得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二是精心筹划运营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让党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和了解任何党建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打开与党员的沟通渠道,通过议题设置、讨论、信息收集和反馈,倾听广大党员的心声,通过微电影、动漫、创意选题图文等形式,让生动、鲜活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传递给广大党员,深入触动党员的心灵实现与党员的无缝沟通,为广大党员建立一个网上精神家园;三是积极探索通过大数据实现党建工作的数据化和互联化,通过“党建云”的精心打造实现智慧党建,真正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意识、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关注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各方面助力广大党员的教育成长。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做好学校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民生学院将会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