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手机版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打造领跑高职教育的“复兴号”

发布时间:2019-04-28 13:19:19.0
  近年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主动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主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四个聚焦”持续发力,努力打造领跑高职教育的“复兴号”。
  
  一、聚焦立德树人,办好培养时代新人的高职教育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构建了“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荣获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加强价值引领,实施青马工程,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开展以劳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实践课改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聚焦校企合作,办好产教融合的高职教育
  
  紧贴河南实际,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抢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对接高铁产业链,实现高铁专业全覆盖。紧扣高铁产业发展前沿,开发了完整的高铁产业链图谱,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实现高铁专业全覆盖,形成了7个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高铁专业群。省教育厅与中铁郑州局集团共建我校,组建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建成3个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3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主持、参与制订16个铁路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行业标准,校企共建课程600余门,主编的30多部高铁专业教材被广泛使用,获批建设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获批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获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树起了高铁职教发展风向标。
  
  对接地铁发展,主动参与地铁建设与运营。紧追地铁建设步伐,优化专业布局,是全省最早举办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的职业院校。牵头组建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郑州地铁校企合作建立郑州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与洛阳地铁公司全方位开展合作,全程参与其建设与运营。城轨类毕业生遍布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中城市。
  
  对接丝绸之路,融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对接中欧班列运营升级铁道类专业,瞄准跨境电商改造物流信息商务类专业,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共同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开办航空运输类专业,全面服务河南着力打造的陆上、空中、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
  
  对接技术前沿,构建校企科协同育人机制。与重点企业、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搭建校企“产学研创”平台,6个省级工程或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职教学会重构能力研究中心、院士领衔全国唯一的坝道工程医院高职分院先后落户我校。高铁桥隧专家卢春房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铁“工匠大师”李向前,动车组业务状元、全国技术能手邹鹏等一批行业大师来校设立工作室。与中铁郑州局集团、郑州地铁、河南禹亳铁路公司联合开展科技攻关50余个,取得研究成果100多项,其中,铁路食品安全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18年度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省部级)。
  
  三、聚焦“一带一路”,办好对外开放的高职教育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世界职业教育体系,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知名大学合作,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目前,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专业19个,在校生4000多人,规模、质量、效益位居国内高职院校前列。
  
  深度融入全球职业教育。对标世界一流,引进优质办学资源,中外合作开发课程26门、教材22种。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智慧教室,与国外知名高校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课堂同步,构建起交通教育共同体。
  
  广泛促进输出中国方案。建立海外职业技术培训基地,为肯尼亚、沙特、埃塞俄比亚开展铁路地铁员工培训,俄罗斯联邦铁路局官员和交通高校校长、南非留学生到校学习培训交流,与俄罗斯联邦铁路总局、中国中铁联合培养具有俄语背景的铁路人才,与国外高校、企业共同成立协同创新中心,促进输出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职业教育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充分发挥欧亚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单位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联合会秘书处郑州永久会址建设,搭建国际交通高校学术、科研交流平台和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副主席单位的有利条件,积极发起筹建国际高铁教育联盟,筹备世界高铁技术技能大赛。
  
  四、聚焦社会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勇于担当,破解民生难题。一是致力于改善本科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开办“学士后”项目,连续7年招收本科毕业生,为其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引入双一流大学博导团队,配备高水平导师,用高规格培养铁路精英匠才,2019年有来自27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回读高职。二是致力于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难,开办“军士后”项目,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018年录取80人,2019年报考率达347%。三是致力于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探索“1+X”证书制度,实施“合格+优长”教育,借助优长项目课程和科技社团,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郑州地铁徐欣工作室主动联合我校全国最有影响力科技社团无线电协会,开展技术革新,取得明显成效。
  
  双轨并进,招生就业持续向好。文理科录取平均分数连年超过河南省二本录取分数线。一次性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90%以上的毕业生被国有特大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三甲医院录用,稳步实现高薪酬、高稳定、高质量就业。中铁郑州局集团80%的高铁司机、郑州地铁2/3以上的值班站长均毕业于我校。学校被誉为高铁地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