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手机版

信阳师范学院积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6-08 16:04:02.0
  信阳师院党委高度重视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研究探索,注重把握规律,积极教育引导,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一、建设信息化校园,为新媒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成立了网络信息与计算中心,建成了万兆主干校园网,实施了“校园一卡通”工程,在会堂、餐厅等公共场所配备了多媒体视屏和电视终端设备,建成了便于开展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青年文化广场,配置了大型LED电视屏幕,实施了网络进学生宿舍工程,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教学、科研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信息文献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积极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校园专题网站和二级门户网站建设,使校园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二、着力建构新媒体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从新媒体时代学生心理成长需要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按照全校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倡导组建辅导员博客、辅导员手机短信、辅导员QQ群、团组织微博等数字化教育传播媒介,以之为平台,开展师生互动,强化思想引导。这些新媒介时效性强,在大学生中覆盖面宽,影响范围广,成为快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得力手段。尤其是校团委统一组建的团组织微博,组织全校所有二级学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各二级学院学生会、班级团总支和部分学生社团,各级团干通过微博同学生开展交流互动,针对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引导,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校创建的德育载体“五个一”工程(一校: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一班:新生干部培训班,一刊:思想政治材料选编,一团:德育讲师团,一网:景明文化网),把景明网作为进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其容量大、传播快、受众多的优势,精心打造“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身边的榜样”、“道可道BBS”等系列特色栏目,建成了网络版“五个一”工程,着力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网站年浏览量近2百万次,被中国教育网高校社团联盟评为全国高校校园“十佳网站”。“五个一”工程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知名品牌,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和“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
  
  三、积极探索创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着力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风尚
  
  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网络文明,发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一是认真研究探索,着力改革创新。校党委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作用,认真研究应对之策,建立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虚会议制度,每次会议,党委书记孙宏典都亲自主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创建了常态化理论研究平台“辅导员论坛”,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坚持每年暑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研讨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表彰,切实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工作创新的实践指南。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主题活动,发挥其正面教育引导作用。坚持每年开展网络文化节活动,组织举行“倡导社会公德,建设绿色网络”学生签名活动、博客征文大赛、创意DV大赛、网络安全周、网络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弘扬网络道德,倡导网络文明。三是坚持高品位、高格调,切实抓好校园网络建设。以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校园正气为宗旨,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建成校园二级门户网站近百个,每年组织开展校园二级门户网站建设评比活动,对优秀二级门户网站进行表彰奖励。加强校园数字资源网、贤林讲坛、博士论坛等应用和学术网站建设,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绿色的校园网络环境。四是加强网络管理和校园周边网吧治理。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及时删除网络不良信息,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御网上有害信息侵蚀,发挥网络在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中的作用。同时,主动加强与地方文化、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整治,防止广大青年学生沉迷网络,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信阳师范学院)
  
  

相关文章